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穿越之美梦成珍馐 > 第四十九章回家,李小冯氏的恨

第四十九章回家,李小冯氏的恨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是这样子的吗?”原本还想继续上前狠揍李君苒一顿的李小冯氏将头转向了一旁闷不做声的二儿媳妇李赵氏。

“臭丫头,你方才叫我什么?”李小冯氏几步便来到了李君苒的跟前,二话不说举起右手朝着李君苒的脸便狠狠地甩了过去。

李君苒的这一句“小奶奶”,也只是让李小冯氏愣了一下,随后便很快回过了神来,原本就是多云转阴的脸,立马雷声大作一派风雨欲来的架势。

李君苒这话不提还好,这一提其实还挖了个更大的坑给老李家的人,尤其对于李小冯氏而言,不比直接诛心更狠了。李小冯氏虽说是平妻,地位远比姬妾高,可到底还是比正妻矮上一头。所以平妻所出的子女,还得尊正妻为母亲或者大娘,尊自己亲娘为二娘或者小娘。只不过这些规矩,城里的大户人家会讲究一些,乡下地方常年在地里刨食,能娶上媳妇,然后媳妇孩子热炕头就不错了。能纳姬妾娶平妻的很少很少。久而久之,这规矩也渐渐被淡忘了。

一句话,天启朝对女子的束缚虽说比不上现代那般,可比起李君苒印象中的华夏古代(主要指宋以后)却是已经宽容了不少,当然这里面自然有昭瑞公主这位穿越前辈的功劳在。

李君苒虽说并不会看相,不过对于李小冯氏这样有特色的分析出个三六九来:额头宽,下颌窄下巴尖,瞧着有点像心形脸,给人第一感觉便是没什么福气。按着华夏传统审美观念,圆脸是福气的象征。君不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些个巨星们几乎凭着圆润的鹅蛋脸一路飘红。李君苒并不知道天启朝这边是以瘦为美还是像隋唐那般以胖为美,可瞧着程府最受宠的三姨娘那弱柳扶风的样子,虽说纤纤细腰盈盈一握,可该有肉的地方还是分量十足,绝不缺斤少两,私下克扣秤盘。再纵观程府上下,上至夫人程张氏,下至诸位姨娘,外带那些个丫鬟婆子们,除了粗使婆子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外,其余貌似也没见着超正常体格的。那些个粗使婆子是例外,在后院这个家丁护院除非特殊情况谢绝入内的地界儿,这些人是被当成重劳动力的存在。由此可见,按着天启朝这边的审美观,李小冯氏这样的心形脸是绝对不属于有福之人。

“是。”李赵氏点了点头,虽然并不想告诉自家婆婆实情,但有些事不是你想隐瞒就能瞒得过去的。更何况是这种随便找个识字懂规矩的人都知道的常识。

当年李小冯氏是以未亡人也就是俗称的小寡/妇的身份嫁给小七柳的爷爷李平海为平妻,即便后来给老李家添了三个儿子俩女儿,其中还有一对是非常稀罕的龙凤胎,又熬死了前头的正妻李冯氏,她的嫡亲堂姐。可在李小冯氏心里依旧有一根刺,而且是永远都没办法拔出干净的一根刺。那便是她不仅当年只是李平海的平妻,现在也是,将来百年之后依然是,而且百年之后李平海是要跟前头的正妻李冯氏合葬在一块的,至于她李小冯氏只能安葬在另外一处。若不是给老李家留下了三个儿子俩女儿,能不能写入祠堂的族谱还是个问题。毕竟,当年李小冯氏嫁给李平海前还嫁过男人,生过一个女儿金巧儿,属于二嫁。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李君苒带回李家的小竹篮子原本就放在小厨房土灶上,正对着厨房大门,正是最显眼的。李小冯氏一听自家大儿媳妇如此提醒,也立马回过了神,两下一打量便瞧见了土灶上的那个小竹篮子。小碎花布盖着,应该没错了。

天启朝虽说并不强制要求本朝女子为亡夫守节,甚至还支持未亡人们再嫁。可对于再嫁问题,总归还是牵扯到很多细节问题。所以未亡人再嫁时,亡夫家的家产是不允许带走的,再者还有条限制便是关于入族谱。既然改了嫁了,前亡夫那头便得销户,即便留下了子嗣,也会有所备注。而二嫁后的夫家这边,能不能进祠堂入族谱还得一看二嫁时是何身份进的门,若是姬妾,除非舍弃后再迎娶一回,要不然永远没可能牌位进祠堂大名记入族谱。再来便是看肚皮是不是争气了。以正妻之位进门的,希望最大,平妻次之。

李君苒见李小冯氏如此生气,便立马哇地一声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大声嚷嚷道:“夏嬷嬷说过,在天启朝最是讲究嫡庶尊卑的了。若是嫡庶不分,将来就算有了功名,也是要被御史参奏,最后被剥夺了去的。现在大伯伯跟五叔不是在考秀才嘛,我,我以为爷爷知道……这才小奶奶‘小奶奶’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