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但现在,一是危难时刻,叶李二人已经顾不上了生死,二是因为小日本大部兵力都投入到了白刃战之中,对据点的火力压制强度减少了好多。
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
骑兵营以风卷残云之势,杀进了小日本的阵营。
这时,高桥信又做出了一个放他们进据点的命令。
果然,这外面的枪声一响,里面也响起了枪声。
但是,高桥信错了,他忽视了战场的另一股力量,吕尧的部队。
此时,距离这块绞肉机一般的战场不到三百米的日军指挥所中,高桥信重重地叹了口气,下令道:“全军撤退!”
叶途飞放心下来。
据点外的战场很快便演变成最为惨烈的白刃战。
“以旗语向外面的弟兄们下令,全力向据点冲击!李忠云,迅速集中枪法好的弟兄,为外面的兄弟开路掩护,西南西北两个方向各保留五十名兄弟,其他兄弟全都集中东侧,火力压制两翼日军。”
第二轮炮火尚未停歇,小日本步兵即从四个方向同时向土匪营发起了波次冲锋。
从小日本身后展开进攻的是土匪营的留守弟兄。
好在高桥信在建设这个据点时很注重工程质量,好在高桥信能调用的炮兵部队不是很多,更好在这些日军炮兵因为太过仓促中竟然没有来及配备平射炮。
攻进了据点之后,看着据点中遍地尸身,却无活人迎接,叶途飞倒吸了一口冷气。
如果是放单单挑,土匪营的弟兄们并不弱于小日本,但是,在这种阵势下,小日本却占了较大的优势,原因就在于搏杀能力最强的特战大队被封锁在了据点中。
待到小日本反应过来,已经失去了布置防守火力的机会。
而这个时候,据点外围的日军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的白刃战,而且此时的注意力又全都放在了包围圈中心的据点之上,更悲催的是,为了给炮兵以充分的射击空间,全队日军又向后延撤了一百来米。
叶途飞只得放弃了撤退的念头,转而令弟兄们迅速占据有利的防守位置,准备和据点外的小日本殊死一搏。
步兵冲,冲不上去继续轰。
虽说高桥信指挥的是属于日军乙种师团的部队,较之日军甲种师团来说,不单是火力配置、单兵素养上要弱一些,这步炮协同能力更是要弱许多。
就在这时,东南及东北两个方向上,小日本的身后突然响起了冲杀的喊声,这两个方向上正在做最后冲锋准备的日军被迫转身迎敌,因此据点中的弟兄们顿感压力减轻,急忙调整兵力,总算将局面暂时稳住。
小日本这一次采用的是三波次冲锋战术(所谓三波次冲锋,即冲锋部队分成三个战斗单位,其中两个单位进行火力压制掩护,另一个单位前进冲锋,冲锋一段距离后转为火力压制掩护,依次轮流前进冲锋,直至攻上敌方阵地),较之以前普遍采用的两波次冲锋战术更为稳重有效。而攻进据点的叶途飞所部仅有特种作战大队的不到一百人和邓有福连队的一百多人,这两百来弟兄在顶过了小日本两轮炮击和一轮试探性进攻后,伤亡甚多,能投入战斗的不过一百三四十人的样子。
眼看着小日本的第二轮冲锋即将得逞,叶途飞向弟兄们下了准备白刃战的命令。
若是一般人的心理素质,在这种情况下,红了眼还只能干着急,就一定会失去理智。可叶途飞绝非是一般人,他虽然红了眼,但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确实是在干着急,但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对策。
三百骑兵冲进了日军阵营,所到之处,一片惨嚎!
五发炮弹一个冲锋,那个皇协军中队便被吓得怪怪地举了手缴了械。
九时整,叶途飞下达了强攻的命令。
最危险的时刻,叶途飞做出了最为正确的决定。
但他没往别处想,只是想着是不是刘奎他们和小日本拼了个玉石俱焚,于是赶忙叫来刘大力,一具一具尸体翻看。
据点之中,叶途飞振臂高呼:“弟兄们,八路军的援兵到了,随我冲出去,痛杀小日本!”
这点菜,哪够吕尧吃的。
用一句中国老话来说,就是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但再怎么红眼也只能是干着急,一连组织数次冲锋都被小日本强大的火力压了回来,徒增数十名伤亡弟兄。
不到十里路程的山谷通道,对快马加鞭的骑兵营来说,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
这时候,叶途飞产生了疑虑。
没等弟兄们准备妥当,小日本的炮弹便倾泻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