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庙就在城内,不需要车马劳顿,也免得纪老太太累着。而且,纪家每年在玉皇庙都有不少布施,与玉皇庙的主持方丈极熟,去那里上香,一应安排都极方便妥帖。
江庆善一时就有些说不出话来,方才的气势也矮了一截。
之后。众人又陪着纪老太太往后面的禅房静室中来。
……
纪二老爷看着纪三老爷的背影,微微地摇了摇头。
如果去的话……
纪三老爷瞅着众人没瞧见,就向纪晓棠使了个眼色。
纪三老爷带了四个小厮,两个长随,纪晓棠带了大丫头锦儿,小丫头翠儿和珠儿,一行人从玉皇庙的西角门出来。
纪三老爷见纪晓棠换了打扮,眼睛就是一亮。他绕着纪晓棠打量了一圈,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二叔,”这一次,江庆善的脸上就露出了感激的神色。
“哪个偏心了。”纪老太太就嗔道,“我不过是看着他们的遭际实在让人心酸。”
纪晓棠四下打量了一眼,心中暗暗点头,这个地方,以后她倒是可以多来几次。
“二叔,那是没有的事。当时混乱之中,分明是那伙客人……”
取大燕而代的,就是当今大秦的太祖皇帝。
求正版订阅、保底月票。
虽然男装还是第一次,但是像这样的事,叔侄俩早不是第一次做了。
“我正想着要去庙里上柱香。”纪老太太思忖着道。甄氏的死,还有江兴龙的残,对纪老太太的触动很大。
纪二老爷在桌案前坐好,一面就提起笔来。
想来江庆善也是只看到了纪二老爷的这些方面,因此小瞧了纪二老爷,将纪二老爷想的太简单了。
“老太太想去上香,不如就去城东的玉皇庙吧。”纪二老爷走来正好听见这些话,就说道。
纪晓棠会意。就在纪二太太耳边低语了两句。
“只许在这庙里逛逛,不许走远了,早些回来。”纪二太太就嘱咐纪晓棠道。
纪晓棠一直随在纪二老爷的任上,她曾经不止一次去听过纪二老爷如何审理官司,如何应对同僚和下属等人。官场上的纪二老爷虽然还是儒雅谦和。但却和纪府内的纪二老爷完全不同。
满堂厚重的红木家具,进门正对着下面戏台的是一张镶了大理石八仙过海的方桌,方桌上首和左右两边各摆了一张雕花高背椅。南窗下是一张长几,上面摆着梅瓶,插着时新的花卉。两侧又各有四张高背椅,中间矮几相隔。再往后,东侧墙上是两幅仿古的山水画,西侧则是绣着花鸟的屏风,屏风后帘幕低垂。
“你且去吧,好好料理你媳妇的丧事要紧。此外,不要再生事,不然有理也变成了没理。就是我想为你说话,只怕谢知县那里也不好交代,也堵不住悠悠众口。”纪二老爷向江庆善下了逐客令。
“二哥,”纪三老爷满眼的孺慕,对着纪二老爷就拜。“二哥说的太好了。原来二哥还有这么厉害的时候!”
纪三老爷虽然先来找纪晓棠,但是却并没有忘记纪二老爷的嘱咐,他将纪晓棠也一起带上,来陪纪老太太说话。
虽然是这么说着,但是纪老太太的脸上却终于见了笑容。
“哎呦,这衣裳还真挺合身儿。”帮着纪晓棠穿戴好了,锦儿就低声笑道。
“娘,不如等着雨晴了,挑个好日子,我陪着娘出去逛逛,散散心。”纪三老爷就提议道。
空禅居士过世,这个小跨院却一直留了下来。虽然纪家后人再没有人阪依,但是这玉皇庙也是常来的。
“先别问,到那你就知道了,肯定让你满意。”纪三老爷就道。
纪晓棠一点儿也不吃惊,她就知道,纪三老爷要陪着纪老太太来上香。肯定还想出了别的花样来玩。
纪晓棠略有些犹豫,去还是不去呢?如果不去,在这庙里还不知要待到什么时候,纪老太太可是最爱听悟虚长本大套地讲那些因果报应的故事。如果故事新鲜些也还好,可是悟虚每次都只讲那几个,偏纪老太太怎么也听不厌。
“是。遵命,二哥。”纪三老爷故意向纪二老爷行礼,这才一阵风地走了,却先不去见纪老太太,而是找纪晓棠说这件新鲜事去。
等纪老太太拜过之后,才是纪二老爷、纪二太太,纪三老爷,然后是纪晓芸和纪晓棠姐妹俩。
之前纪家一直为纪老太爷守孝,出了孝,只碰上甄氏的生日,结果纪老太太不仅没乐着,还受了惊吓。因此,纪三老爷的这个提议,是很合宜了。
纪老太爷的祖父最是敬佛,刚搬来清远的时候,就给玉皇庙里的佛像重塑金身,自己也阪依佛门,号空禅居士。就在这玉皇庙内单独辟了个小跨院,也有静室数间,一个月内也常来住上几日,茹素诵经,听庙里的大和尚讲经说法。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纪三老爷让小厮打赏了伙计,就让伙计退下了。
纪三老爷来了,只要坐在那里,不用特意说什么话。纪老太太的心情就明显转好。
纪晓棠进了厢房静室,打开包袱一看,却是一套男子的外裳,看上去有八九成新,比一比,正好和她的身量差不多。
“晓棠,”纪三老爷就塞给纪晓棠一个包袱,指着厢房的一间静室,“快去换了衣裳,小叔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
纪晓棠听了一会,不觉有些惊讶。
多带些丫头小厮,逛逛就回来,应该也没什么大事。
纪二老爷摆摆手,止住了江庆善。
“晓棠,快点,换好了没有?”纪三老爷在门外催。
江庆善不过是才尝到一点点苦头罢了。
然而。纪二老爷毕竟是做过几任官的,而且官声颇佳。
纪晓棠在纪二太太的屋子里,听纪三老爷眉飞色舞地说了纪二老爷如何反将了江庆善。就微微一笑。
如今大秦承平不足百年,那之前却经历了将近六十年的乱世。纷乱是从前朝末年开始的。
叔侄两个在众丫头小厮的簇拥下就上了悦来茶楼,茶楼的伙计早看见了纪三老爷,忙就迎上来,将众人领进了二楼的雅间中坐下。
到了庙门前,早有主持悟虚和尚带了一众僧人接住,先将众人迎到大殿内上香。
纪老太太拈了三炷香。在佛前虔诚地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