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会有什么祸事,纪晓棠心中自然清楚,而且非常想立刻就告诉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但是她同时也清楚,如果现在说出来,是难以取信的。
纪晓芸想要从小书斋中出来,重获自由,首先她的字要得纪晓棠的首肯!
“姐姐那边,还得娘不要心软。我担心的是小叔,”纪晓棠说出自己的忧虑,“爹爹,你有把握看得住小叔吗?”
“你祖母都跟你说些什么?”纪二老爷放下手中青底粉彩连枝花卉纹的茶盅,问纪晓棠。
纪老太太并不曾念过书,还是后来嫁了纪老太爷,跟着些微识得几个字。对于纪晓芸的字,她其实看不出好坏来,就是觉得孙女应该长进了,因此问纪晓棠。
三口人就商量着具体要怎样禁住纪三老爷。
“我懂祖母的意思,祖母放心吧。”纪晓棠会意,痛快地答应下来。她不像纪二老爷,对于纪三老爷读书这件事,纪晓棠早就不抱什么希望了。说让纪三老爷读书,不过是为了禁住他,不让他出去乱走惹祸。
“我不过去,免得你爹又要背地里埋怨我,说我纵容着你小叔。好像你小叔不读书,都是我的主意!你去给你小叔送过去。你识文断字的,帮我看看,他读书读的怎样了。……我知道你和你小叔最好,你小叔如果实在为难,你……你就帮帮他。”纪老太太和颜悦色地嘱咐纪晓棠。
“凡事谨慎从事,加紧将晓芸和三弟管教好了,也就不惧什么祸事了。”最后,纪二老爷说道。
“难得三老爷这样知道用工。”跟来提食盒的小丫头是纪老太太身边服侍的,一面笑道,一面就要将食盒交给小厮铜钱。
纪晓芸在书斋中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有时候悲从中来,就扔了笔哭。
从纪老太太的院子的后角门中出来,绕过两间亭子,过了一座小石拱桥,就见绿树掩映一带粉墙青瓦,花园门上方石匾刻了两个飞白的大字“如意”。
“托祖母的福,姐姐是长进了。”纪晓棠一句话,哄的纪老太太就笑了。
“方才在老太太那里,不想让老太太操心,所以我并没有说。”纪二老爷其实也信了纪晓棠的话,方才不过是随口一问。“老太爷救了晓棠,还托晓棠给咱们示警。”
纪晓棠稳住了纪老太太,一面又打发人去告诉纪晓芸要用心,不能应付差事。
几天下来,祖孙俩倒是处的极为融洽。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商量家中的大事,并没有支开纪晓棠。从这个时候开始,夫妻俩潜意识里头,已经将纪晓棠看做是家中能商量、决定大事的一员了。
纪晓棠已经几步走进藏,抬手就扯掉了纪三老爷的头巾。
纪晓棠看纪二老爷的模样,似乎还是不明白。但是纪晓棠暂时也不打算就此再多说了。她相信,纪二老爷会记住这句话。
“姑娘,姑娘慢着。”铜钱要接食盒,瞧见纪晓棠的动作,急着上来要拦,又不敢十分拦。
“怎么这会才回来?”纪二太太就问纪晓棠。
不能急,要一步步来。纪晓棠暗自告诫自己要稳住。如果操之过急,让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对她失去信心是一件,她更担心事情会脱出掌控,变得更加无法收拾。
“这个道理我懂。”纪老太太就点头。
纪二老爷不像纪老太太那样好哄。但是纪晓棠所说实在是滴水不漏,纪二老爷也不能不信。
纪老太太坐在炕上,身边摆了一张黄花梨雕刻祥云纹的小炕桌。炕桌上放了一沓宣纸,是纪晓芸抄写的《女则》和《女戒》。
哭过之后,却还是得拿起笔重新写。
纪二老爷不在,只有纪三老爷贴身跟随的小厮铜钱在藏门口守着。
“小心心腹人!”纪二老爷皱眉深思起来。
新书粉嫩,求推荐、收藏。
“晓芸那边咱们好好教导着,三弟你亲自看着他念书。咱们家从祖上从来是行善积德,如今内外和睦,实在想不出祸从何来。”纪二太太道。
“晓棠,你再好好想想,你祖父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暗示?你也想一想,家里能有什么祸事?”纪二老爷又问纪晓棠。
推荐弱颜完本种田文
难得纪老太太和纪晓棠能说这半天的话。
“晓棠啊,从今以后,也不许你替你小叔做功课了。”纪二老爷还不忘记告诫纪晓棠。
纪二太太忙拉了纪晓棠上炕,在自己身边坐了,又仔细打量纪晓棠,帮着纪晓棠理鬓角。
纪晓芸和纪三老爷的事情,早就被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看在眼睛里。但是她想要说的事情,却还没有显露。
“哎。”纪二老爷叹了口气,“我不是不信晓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