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诡三国 > 第3796章 王道岂容疑圣聪,铁甲铮铮破九重

第3796章 王道岂容疑圣聪,铁甲铮铮破九重

至于真相如何,并不重要。

统治者的错误,必须被掩盖;统治者的权威,必须被维护。

这是乱世中的生存法则,也是他们这些身处高位者心照不宣的默契。

传令全军,曹丕挺直腰背,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即日起,全军缟素三日,祭奠任将军及所有阵亡将士!我们要让所有人都记住,骠骑军是如何用奸计残害我忠勇将士的!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不久,邺城上下开始悬挂白幡,将士们臂缠白布。

一场本该追究责任的惨败,就这样被巧妙地转化为了一场悲壮的牺牲。

当任峻的衣冠棺椁被隆重下葬时,曹丕亲自到场祭奠。

他站在墓前,神情肃穆,仿佛真的在为一个忠臣的逝去而悲痛。

陈群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依旧沉默。

他们自己知道,那厚厚的棺木之下,埋葬的不仅仅是一件薄帛衣袍,还有一个不能言说的真相。

在结束了葬礼之后,陈群忽然轻声说道:世子,经此一役,往后……还需更加谨慎。

曹丕脚步微顿,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陈群在提醒他,也是最后一次警告。

统治者的错误可以被掩盖,但代价,终归是要有人承担的。

今天,这个代价是任峻和数百曹军兵卒的性命。

明天,又会是谁呢?

曹丕不敢再想下去。

他加快脚步离开,仿佛这样就能逃离那个问题的答案。

在他身后,扬起的土掩盖了棺椁,将对错永远地掩埋在地下。

……

……

河内的秋日,天高云淡,阳光已不似盛夏般毒辣,带着几分疏朗的意味。

风中卷着尘土和枯草的气息,吹动着骠骑军的三色战旗,猎猎作响。

牛大郎蹲在道路边上的土埂处,仔细地用一块粗麻布擦拭着手中的环首刀。

刀刃在秋阳下反射出寒光,映出他黝黑而略显粗糙的脸庞。

他原本是一个普通农家子,家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个妹妹。

朴素的名字,牛大郎,牛小妹。

不是他父亲不想要给他起什么彦霖、静婉、洁桐、嘉豪等等的名字,而是父亲大字不认识几个,连他父亲自己的名字,都是别人随便起的……

他原本的命运,大概就是在那片贫瘠的山地里,像他父祖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从石头缝里抠食,娶个同样穷苦的媳妇,再生下一堆延续这苦日子的娃。

他参军的念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不是听了什么慷慨激昂的匡扶汉室,也不是被什么重赏千金迷了眼。

只是想要出头人地!

那一年,他父亲死了,他差点冻死在家中,是骠骑巡检给他了取暖的炭,才给他和他妹妹生存下去的希望。

骠骑军的募兵,只要入伍,除了安家费之外,巡检也会给予留在地方上的亲属一定的照顾。虽然说不至于说是要什么给什么,但是至少不会被欺负。否则在旧山东之处,家里要是没了顶梁柱,吃绝户一定是宗族的心头好。

而且入了营就能吃饱饭,每月还有饷钱可拿。

对他而言,这就是一条活路,也是一个能走出那片巴掌大的山坳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机会。

至于什么晋升,他原本根本就没多想,只想着多挣点银钱,置办点田亩,三五年下来,可以有点家产,让小妹能够风风光光的出嫁……

入了骠骑军,他只知道埋头训练,听上官号令,让冲就冲,让守就守。他力气大,肯吃苦,也不怕死,几次小规模接战后,凭着斩获,从普通兵卒升为了伍长,手下管着五个人。

升伍长那天,队率拍着他肩膀说:好小子,不错!在咱们这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凭本事吃饭,凭功勋晋升!

牛大郎他当时还没太深的感觉。

直到后来有一次,他们队里一个叫侯三的兵,是队率的老乡,平时训练偷奸耍滑,战场上缩头缩脑,结果那次战斗后清点,侯三的斩获数竟然比他这个冲在前面的还多。

牛大郎心里憋闷,却不敢说什么,他潜意识里觉得,上官偏袒老乡。

但是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他在村里就见惯了,里长、亭长什么的,有啥好事不都是紧着自家人?

可没过两天,负责核验功勋的军法吏带着人下来复核,不知怎么查的,竟把侯三虚报战功的事给揪了出来。

侯三被当众斩首,所有的赏金追回,而那个偏袒他的队率也被鞭挞一百,当即降职,一出溜到底。

而新来的队率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公示了他们队上次的战功记录,牛大郎的名字赫然排在前面,该得的赏钱,一分不少地补发发到了他的手里。

那一刻,牛大郎心里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

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在骠骑军这里,他这样的农家子,似乎真的有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路。

只要你肯拼,有能力,就能往上走。

不像他听说的曹军那边,什么颍川荀氏、谯郡曹氏、夏侯氏,还有那些数不清的故吏、门生,盘根错节,底层兵卒累死累活,功劳多半是那些有背景的军官的,升迁更是难如登天。

在那些山东的大人物眼里,他们这些底层军汉,恐怕跟会说话的牲口也没太大区别,甚至还不如那些牲口,死了也就死了,谁会在意你本来叫什么,来自哪里,有什么念想?

后来,他作战越发勇猛,也学着照顾手下的兄弟,渐渐升为了什长,直到不久前,原队率因功调任别部司马,他被大伙儿推举,经军侯核准,正式升任了队率,统带五十人。

臂膀上那代表队率身份的红色布条,以及在兜鍪后方的三条红线,在他眼里,可比什么都珍贵。

这是他用一次次搏杀,用实实在在的功勋换来的。

队率,听说这回黄将军带咱们来,是要跟曹丞相……呃,曹贼的主力干上了?一个刚补充进来不久的新兵,凑过来小声问道,脸上既有期待,也有一丝藏不住的畏惧。

牛大郎收起环首刀,插入刀鞘,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看了新兵一眼,似乎想起了当年的他自己,就是这般的紧张忐忑的上了战场,那些事情不用你多操心!反而是训练的那些要记牢!记着,听号令,跟紧队伍,该冲的时候别犹豫,该守的时候稳住了!在军阵里面,你护住队友,队友也护着你!至于其他……该有的功勋,也少不了咱们的!

牛大郎顿了顿,想起自己那次被记错功勋后又得到纠正的经历,补充道:真要是有什么记错了,也别怕,按规矩找军侯、找军法吏说道,上头会查清楚的。有了功勋,就可以换钱换田亩,还可以像我一样……

牛大郎拍了拍兜鍪,晋升队率!小子,好好干!

新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脸上的紧张似乎缓和了一些。

说话间,山坡上的传令兵吹响了集合哨。

牛大郎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对着自己这一队的兵卒们吼道:准备出发了!列队列队!检查兵器甲胄,别少了器物!到时候挨军棍,屁股开花我可替不了你!

唯!

知道了!

小队之中的兵卒此起彼伏的应和着。

然后什长和伍长也开始列队,相互检查起来。

一伍伍,一队队,如同百流汇川。

太行山在两侧,层峦迭嶂。

山间道路,蜿蜒向前。

他们就要穿过太行山,与骠骑大将军汇合了……

牛大郎看着手下这些大多同样出身寒微的兄弟,心中莫名有一股底气。

他隐约的感觉到,他们拼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饱饭,为了那点赏钱,或是为了什么大汉忠孝仁义,而是为了脚下这条在旧体制下几乎不可能存在的,能够让人挺直腰杆往前走的路。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