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权势还在桓温依旧是大司马。
  但如果一旦失去大势。
  桓温身旁的拥簇将鸟作兽散。
  司马昱和王坦之又私下交流许久。
  次日开朝,桓温再次请奏攻伐南齐。
  这一次司马昱不再拒绝。
  但提出条件,此战必须兵分两路,一路大军交予桓温,另外一路大军则由谢玄统领。
  桓温瞬间明白了司马昱的想法。
  想要分功?从而分解我的兵权?
  桓温眼底闪过一道寒光。
  但他并未拒绝。
  就算是谢玄又如何!
  如今还没有淝水之战,谢安只是一个名声顶尖的士人而已。
  我桓温哪里比得谢玄差了。
  这打仗可不是写诗作词。
  精锐在我手中,且我手下兵精将广,谢玄就算会些计谋没有军队也只不过空谈。
  最后大功依旧是我的。
  而且正好借此机会警告敲打一番谢玄。
  只待拿下南齐,裹挟着大势威慑南方,名传天下,下次回朝就可谋划登基之事。
  ......
  之后司马昱王坦之遣人去东山请谢安出山。
  已然隐居多年的谢安这一次终于响应出山。
  谢安乃太常谢裒第三子,出身于陈郡谢氏,东晋顶尖世家。
  据传谢安四岁时名士桓彝见到他都不由大为赞赏:“此子风采神态清秀明达,不比王东海差。”
  历史上曾与自己侄儿谢玄两人配合在淝水之战以八万晋军大败八十万前秦大军,被誉为江左风流宰相。
  谢安谢玄加起来又何差周郎、孔明。
  二才皆出于陈郡谢家一家同门,只能感慨天下钟秀眷顾东山。
  东晋才子三千,谢安之名足以撑起半边天。
  半月有余,谢安奉命进宫。
  司马昱听见殿外传来脚步声。
  抬起头,就见到一青衣大袖,头着玉冠,衣着飘飘,风姿卓越的男子大步行入。
  眼神恍惚片刻。
  司马昱将此人与自己记忆中谢安的容貌重叠。
  虽然和印象中的谢安相比老了一些。
  但风度未减。
  “安石公!可算等到你了。”司马昱感慨。
  谢安双手作揖,风度翩翩的行了一礼。“国难当头,安石岂能再继续隐逸。”谢安说道。
  “只是安石也有一个小请求。还请陛下准允。”
  “安石公请言!”
  “我需要陛下的禁军。”
  司马昱一楞。
  禁军是他手下掌控的最精锐的一支军队。
  有三万人。
  这也是他唯一手下掌控的直系军队。
  若是胜了还好,若是损失惨重......
  司马昱沉默,最后紧咬牙关,“除了三万禁军,我还能给安石公调集两万精锐!加上新兵五万,最多争取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