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三国:开局马超绝不坑爹 > 第294章 水镜点评,卧龙上雒!

第294章 水镜点评,卧龙上雒!

崔钧问司马徽,对马超、马休、马铁三兄弟的看法。

众人全都竖起耳朵,想要听听水镜先生如何品评“三马”。最主要,是水镜先生对骠骑大将军马超的点评

马铁好奇,正襟危坐想在司马徽那里留个好印象。

“呵呵”

司马徽微微一笑,开始品评。

品评,东汉魏晋时士人提高自身身价的捷径。

尤其东汉,九品中正制还未出现,相比出身,名声对士人更为重要因而许多人为了求名,不惜使用手段,换取大佬们的一句好评。

有死缠烂打型,如曹操一直缠着许劭求点评,最后换来句意味深长的评语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还有孝子型,如袁绍给自己的养母服丧,得到孝子之名。

东汉,士人渴求品评,也喜欢听别人的品评。

司马徽一开口,众人顿时放下酒杯,静等水镜先生点评。

司马徽说:“于吾言,三马者,大马不见其人而闻其名,二马闻其名而不见其人,三马嘛”

马铁竖起耳朵问:“先生,三马,三马如何”

众人见他这副猴急的模样都觉好笑。

司马徽和蔼地捋着胡须说:“三马嘛,见其人不闻其名也”

马铁皱眉复述:“见其人不闻其名”

司马徽点头却不解释。

马铁死难想去,终究难解其意,遂将目光投向在座之人,希望这群聪明人能帮自己解答。

“崔公。”马铁首先求助于崔钧。

崔钧好心解释说,这“见其人不闻其名”,意思就是马铁为人赤诚,见到马铁这个人,就不用再去想马铁的名字和背后隐藏的符号了。

司马徽对马铁的评语是好评,意在称赞马铁的坦诚。

马铁得到好评,心情大好,然后又问崔钧其他两句评价分别意味着什么。

崔钧重复了一遍司马徽对马休的评语:“闻其名而不见其人。”

他忽然犯难,说自己也不明白。

崔钧扭头问其他人:“水镜先生对马二郎的评语,你们有何看法”

庞统笑着抢答:“呵呵,先生的意思是,马二郎名声在外,但真正了解马二郎的人不多,所以咱们就从马二郎已有的名声来认识他就好”

众人领悟,司马徽在旁道了声善。

司马徽虽然是在点评三马,但他对马休并不熟悉,所以只能给出中规中矩的评价。

这时,庞统反问马铁,他二兄马休是怎样的人。

众人好奇,都看向马铁。

说实话,三马中,马超的名气最大,人们都对马超很了解。马铁则在面前,众人已是熟识。只有二马马休,他们只听说过名字,流传的事迹很少。

马铁见状,述说起二兄马休的事迹。

从他和马休自幼一同长大。到兴平年时,马休和马铁与马超产生夺嫡冲突。再到马超袭取并州时马休随军参战,然后被举荐为上党太守。最后到去年淳于琼攻上党,马休身负重伤仍然主持大局。

众人听完,终于对马休的形象,有了清晰的认知。

那就是一位才能中等,但却在马超的影响下,从敌视马超到支持马超的兄弟形象。738

徐庶于是称赞:“君子不仅能自己践行仁义,还能声张仁义使他人效法,马孟起不愧为仁人君子也”

众人具点头,独诸葛亮没有表态。

之后,话题转到马超。

徐庶对马超推崇备至,认为马超是汉室能够复兴的绝对功臣

他的同乡,孟建孟公威也赞同。

石韬则说马超有文治武功,古今与马超相似的,石韬只能想到姜子牙、周公。其余要么文不及马超,要么武功有所欠缺。

崔钧称赞马超,斩郭汜,除李傕,平定关中,安定凉州,复并州,兴雒阳,有霍光、邓禹的功绩。

大家说到激动处,都觉得大汉在马超的主持下,三兴有望

只有庞统和诸葛亮微笑不语,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对面,马铁没有察觉“凤雏”和“卧龙”的异样,只关注到众人对他大兄马超的吹捧。

趁着众人兴致高涨,马铁趁热说:

“诸君,你们都是天下罕有之大才。家兄主持朝局,建议陛下复设太学,招揽天下青年才俊上雒。”

“眼下,太学正在兴建,诸君何不随马铁一同北上。以你们的才能,必然能被选入太学啊”

马铁言毕,孟建、石韬二人很是心动。

他二人为躲避战乱,寓居荆州多年。在荆州时,他们和徐庶、诸葛亮一起研习经典,刻苦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的正是将来能一展抱负。

眼下,豫州家乡不是好去处,但关中朝廷对他们这样的寓居青年很有吸引力

崔钧在旁边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