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1043章 归义军(2)

第1043章 归义军(2)

第1043章 归义军(2)

古老的狄道上,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而行。

数不清的骑士,在前方开路。

一面又一面旗牌,被领头的骑士高高举起,沿途所过,一切官绅百姓,远远的看到动静,就赶紧主动退让到道路的一侧,静静等待着这支庞大的队伍通过。

“资政殿大学士!”

“太中大夫!”

“御赐紫金鱼袋!”

“上护军!”

“河内郡开国候!”

“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

“提举熙河兰会路农田水利使!管内劝农使!观察处置等使!”

一块块旗牌,彰显着其主人的威权与圣眷,也宣示着其主人的来历与跟脚!

所过之处,一切官商士农,唯有战战兢兢,躬身行礼:“白身(下官/末将),恭拜经略相公(大帅)!”

吕惠卿,骑在马上,高昂着头,无视着道路两侧传来的恭维声。

他本就骄傲!

到了熙河后,更加骄傲。

因为……

他到任后发现——这熙河路的官场,对他而言,实在有些过于简单了。

硬要打比方的话,他的到来,就类似于一个正奏名进士回乡办私塾。

乡中一切,嘎嘎乱杀!

没办法,谁叫这熙河路是大宋朝历史最年轻的路呢?

在王韶开边前,此地已长期陷蕃。

而且,因为吐蕃帝国比大唐崩的还早。

这直接导致了,熙河诸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片混沌。

诸部彼此攻杀,你方唱罢我登场,什么秩序?制度?建设?不存在的!

直到唃厮啰出现,才终于给这片混沌的地区带来了一点秩序。

但唃厮啰死后,一切又迅速的恢复原样。

粗粗算来,熙河诸州开始有制度、文明建设,也就这最近的十来年。

像兰州、会州,更是在元丰五年后,才慢慢的安定下来,纳入大宋朝的统治。

在王韶之后,熙河路又长期是李宪执掌大权。

李宪这个人,终究是内臣,虽然带兵打仗是很厉害的。

但,地方建设和治理的水平,就很一般了。

其在任的时候,几乎没怎么把心思放在治理和建设上。

所以多数蕃部,也一直保持着旧年的生活习惯。

放牧的继续放牧,半牧半耕的继续半牧半耕。

水利是什么?

建设又是什么?

压根没有人关心。

直到赵卨接任,才开始重视这些事情。

这位老吏,在任虽然不过两年多,但修复、新建了许多渠道。

还大力推广了水车、牛耕等中原农业机械、技术。

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因为,在元祐元年后,确定要离任的赵卨,开始把精力集中到了他家的棉庄上。

为了搞好棉庄,他几乎把大半个邛州赵氏的青壮,都喊到了会州、兰州。

所以,到吕惠卿到任的时候。

熙河路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建立在过去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的。

这就让吕惠卿很开心了。

一张白纸!

一块可以任由他发挥自己想象力和抱负的三千里之地!

这实在是太棒了!

关键,这里还没什么掣肘。

无论是旧党,还是新党的势力,在这里都只有小猫三两只。

唯一成气候的,也就是熙州州学中的横渠门人而已。

但横渠一系,哪怕在张载活着的时候,影响力也不大。

张载一死,更是几乎烟消云散。

要不是当今天子拉了一把,横渠一门的思想与著作,早就被二程给吞了——二程和张载有亲戚关系,张载去世后,有许多横渠门人,转投二程,因此完全可以合法合理的将横渠思想、主张并入自身。

所以,吕惠卿并没将熙州州学里的横渠门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