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域真火为天,丹田真火为地,心火联通天地。
当初甘一凡破镜之时,领悟离火真意修三火,第一步选择修炼魂火。
如果他想要再进一步,势必要将魂火修炼圆满,也就进入内经的第六层。
相比于古修传承修炼境界划分,离火内经的第六层大概就是入神第三境,不过离火内经太霸道,在那个古修盛行的年代,掌握离火内经第五层的修士就能成为地仙之下无敌的存在,进入第六层,虽然境界划分上与入神第三境相当,但其实已经拥有出神地仙的实力。
这也是那个年代,进入离火内经第六层的修士,被直接冠以地仙头衔的原因。
传闻离火经乃离火真君所创,分内外经,离火外经主攻外炼之法,属于辅修功法,离火内经才是本源。
而古往今来,领会离火真意的修士大有人在。
有的人领会其一真意,最终成就半仙之尊,也有资质绝佳的人领悟两重真意,在地仙大佬们的圈子里呼风唤雨,创造出属于他的时代。
但同时领会“魂心丹”三味离火真意的人,在甘一凡没有出现之前,火工道人就是上下五千年的唯一,如今再加上一个甘一凡。
甘一凡自然不知道火工道人处于离火内经第几层,但就其留下的修炼心得判断,肯定是出神地仙,至于处于出神三境中的哪一境不得而知。
他如果想要得到地心人重视,至少也要展示地仙实力,也就是必须达到离火内经第六层境界,但很显然,体内过于庞大的能量,将他行功路线堵塞得严严实实,根本没法办到,也只能暂时放弃破境打算。
但他可以通过另一个办法展示自己,正是此时此刻他正在干的事,他要再造一个自己。
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天马行空,不过也是被逼无奈,过于庞大的能量堆积体内,根本无法消化,也只有莫名其妙掌握的一项特殊神识技能,可以稍微调动体内能量。
尽管步入离火内经第五层的时间不长,专注修炼魂火的时间也很短暂,可他对精神力的操控,已经提升到一个全新境界。
一道道由火焰形成的经脉在甘一凡头顶出现,随着精神越发集中,加上运用越发纯熟,之前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搭建一条经脉,眼下加快许多,好比此时构建的这条手阳明大肠经,不到一个小时已经接近尾声。
到这时,很多人都看出端倪,其中包括一些对人体经脉一知半解的老外,不少凑近华夏一方,诚恳请教。
老教皇却不在其中,他了解人体十二经络,也看出甘一凡所作所为,不过在他见证手阳明大肠经即将成形的这一刻,似乎被触动某处神经,全身颤抖,渐渐紧闭双眼。
这是老教皇平生对人体经脉看得最透彻的一次。
他有一指,代代相传,传闻初代教皇一指定龙魂,巨龙对其也要俯首听命。
可属于教皇的最高荣光却只停留在初代教皇身上,后续再无一人可以做到,其中也包括他这代。
传闻初代教皇并没有死去,而是进入地心世界,临行前将一生修行心得留在一颗石珠内。
石珠本一对,开始的时候只是初代教皇寻常把玩之物,可到了后期,随着初代教皇修为日益精进,一对石珠也渐渐拥有灵性。其中一颗在一次信仰大战中损毁,仅剩的一颗就成为初代教皇心爱之物随身携带。
进入地心前,所有人都把随身法宝留下,初代教皇也不例外,将这颗石珠留在结界山中。
其实老教皇也曾让随从进入结界山中搜寻,只是却没有找到这颗石珠,也不知传闻有误,还是另有原因。
所以一直以初代教皇为毕生追求目标的老教皇,没有得到石珠非常失落,可此刻见到那一道正在成形的手阳明大肠经,从未有过如此清晰与专注。他的双眼虽然紧闭,精神世界却如翻江倒海,随之引动食指火热。
似乎下一刻,他一指点出,整个世界都要为之颤栗。
从黑夜到日出,从日出到日落,十月三号这一天,干城章嘉峰预想中的大战并未到来,只是紧张的气氛却没有丝毫减缓。
随着时间推移,夜幕重新笼罩大地,黑洞依然平静,没有地心人出来。黑洞上方的甘一凡似乎到了最后关头,一众老外也都聚集在外围,看起来有协助华夏一方警戒的意思,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逃跑也比较方便。
夜里的雪山,片片雪花飘荡,气温也降得很低。
没有人知道,白天的时候,一位老道姑曾经在远处出现,默默注视。然后一路向东,横跨川省、湘省、徽省,夜幕降临的时候,进入江省,最后止步云集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