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建安风骨 > 第二十一回评建安“七子”创作

第二十一回评建安“七子”创作

论风格各具千秋

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二篇,是评论建安“七子”的创作,他们的风格和得失,是较为全面公允的。对建安“七子”的论述,虽各具千秋,但作品均反映了**现实,抒发了建功立业精神,具有建安文学的共同的特征。

《论文》第二部分原文如下: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

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之也。

曹操统一北方,进驻邺城之后,许多文士投奔曹操,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曹操的地位不免高高在上,曹植年轻,这个集团的真正中心和主要领导人物乃是曹丕。他和那些文士的“行则同舆,止则同席……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熟,仰面赋诗”,结成很亲密的文友,他在这篇《论文》中,盛道每个人的长处也指出他们的短处,以曹丕立足较高的地位,而措词婉和谦逊,见出他的爱才真情和发自内心的感言。首先他介绍了“七子”的姓氏、籍贯。孔融(公元15—08年)、字文举,汉末鲁国人,即今山东曲阜,孔子0世孙。七子中年辈较高,汉献帝时任北海相。

陈琳(?—公元17年)字孔璋、汉末广陵人,今江苏江都县。曾先后在袁绍、曹操手下任职,其诗篇《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乐府诗中的代表是反映现实艺术较高的一篇。

王粲(公元177—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今山东邹县西南。献帝西迁、粲至长安、年既幼弱,容状短小,蔡邕见而奇之,闻粲在门,倒履迎之。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后归曹操,迁军谋祭酒、任侍中。“七子”中成就最高,《文心雕龙·才略》称他为七子之冠冕。诗以《七哀诗》为最有名。《登楼赋》是他赋中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