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如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阴。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如君剑良”
“低昂”作者在《于谯作》回故乡那首诗中有“长剑自低昂”之句,这里的“低昂”也是指剑说的。“悲丽”犹言悲愁,“平壮”指正当壮年时。接着四句是赞叹宝剑的精美壮观。“驳犀”以犀牛角做剑头的柄,剑柄的中央用玉做装饰。曹丕喜欢剑,他在《典论·剑铭》中说:“余好击剑,以短乘长。选兹良金,命彼国土,精而炼之……以文玉表(标)以能犀。”“辟闾”古剑名,春秋时代的名剑工。“步光”古剑名,越王勾践所佩。“龙泉”“墨阳”皆古剑名,后者为韩国地名,其地产剑,《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载,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帝王所服”,帝王剑能扫除一切祸殃,应该给人民带来吉祥幸福。后两句“知名前代”却怎能比我的宝剑优秀精良!
第四段原文是:“绮难忘。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该段诗从佩剑,又写到帽冠上了。汉代冠冕种类繁多不下十几种,如冕冠,长冠,皮开冠,通天冠,法冠,武冠等等。“崔嵬”是高而不平,是说高耸的冠上过青云,这里是极度夸张的说法。“缨”为冠上的两根系绳,可以在领的打结,使帽冠稳固。“翠翰”形容翡翠的鸟,和锦鸡的羽毛,文翰若彩鸣。“章甫”乃牢固的冠名,“高冠”出在齐国,即高山冠。都认为各自的美丽。
最后两段,第五、六段原文是: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鲙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巵,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第五段主要是写古代宫室的富丽堂皇,排场奢侈。“金铺”指门上铺,饰大门用兽石形状的铜制环钮,用来做门环。“桓瑟”齐国,产的琴瑟,齐人好弹瑟。《史记·苏秦列传》“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赵倡”,赵国都城邯郸出女乐,汉代古诗中有“邯郸倡”《史记·孝景本纪》中曰:“四年冬,以赵国为邯郸郡”此处的倡泛指歌女。
“女娥”指女英和娥皇,唐的两个女儿。(史称唐尧)此处泛指美女,东汉张衡的《西京赋》中有:“女娥而坐长歌,声清畅而飘逸。”“桂酒”乃桂花酿制的酒,此处泛指美酒。“佳人”指和美人在一起心情多么的怡畅,“行觞”手捧玉环,把美酒斟上。
最后的结束段:乐不可忘,是说今日的快乐啊实在难忘。人生岁月如江水一般的逝去,我们为何要自寻愁烦,这样的快乐虽迟迟到来,应乐当及时,不能待来兹。
曹丕登上帝位后,与做太子时明显的有很大变化,如同换了个人。他称帝后的诗词、典论、令诏,特别是这首长诗,从内容、语言,格调气势都表现得愉悦轻松,虽引用了不少古代帝王统治的故事,但尽情的反映出开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