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吉祥如意 > 76、第七十六回:听套曲似曾旧相识,说塌房盈利两重天

76、第七十六回:听套曲似曾旧相识,说塌房盈利两重天

曹婶子说道:“这个女乐班子都能登上大雅之堂,在大朝会上演奏宫廷雅乐,不是一般人能养出来的,光有钱都不管用,没有钱就更别提了??这个东西不像我们塌房的货物,再贵也有个价不是?所以,演成这样需要花多少钱,我真的不出

来。

散了场之后,曹婶子辞别,“你们三个继续玩,我还要去其他庙会看看现在京城的买卖行市,别玩的太晚,天黑之前要回家,免得家里的大人牵挂。”

如意三人应下,送别曹婶子。

红霞赞叹道:“这个曹婶子真能干,我们东府在宅门里会管事的媳妇多,但在能够在外头和夫婿一起做大买卖的一个都没有。连我姨爹都说,都是张家湾的塌房,曹鼎夫妻经营的宝源店日进斗金,我们东府的宝庆店差远了。

胭脂跟曹婶子不熟,因而很少开口,几乎一直默默听着她们的谈话,现在曹婶子走了,胭脂就问道:“你们东府的宝庆店是谁在当掌柜?”

红霞说道:“那能还有谁?当然是周夫人的陪房啊。”

胭脂问道:“那周富贵不是已经死了吗?”

东西两府,但凡有因水痘瘟疫死过人的人家,没有不厌恶这个周富贵的,恨不得他死一万次。

红霞说道:“周夫人还有其他的陪房,东府的三少爷你知道吧,就是周夫人的陪嫁丫鬟苹姨娘生的,这个苹姨娘有个兄弟,叫白杏,当年作为周夫人陪房小厮一起来到东府的。”

“三年前,东府得了宝庆店,周夫人跟侯爷说,要白杏当掌柜,那时候周富贵不是刚刚出事么?侯爷本不想再用周夫人的陪房,可周夫人说,看在三少爷的面子上,就让白杏当个掌柜。侯爷就同意了。”

东西两府的三少爷都是庶出姨娘生的,只不过苹姨娘是周夫人的陪嫁丫鬟,且已经故去;花姨娘是老祖宗给的,活的好好的。

这些往事,如意从王嬷嬷那里略有所闻,王嬷嬷本想帮助大少爷房里争一争这个宝庆店,后来听说给了白杏,也就算了??都是看在三少爷的面子上,东府侯爷把这个这么大的店给白杏,估摸也是为了给三少爷弄点体己,免得将来分了家,这

个庶子能分到的十分有限。

毕竟三少爷生母苹姨娘没了,嫡母又懒得管他,无人替他筹划将来。

如此看来,同为庶子,西府的三少爷日子好过多了,有生母花姨娘为他盘算。

红霞一边讲东府这些八卦,一边和好姐妹逛庙会,遇到戏台也会停下来听听看,但是最后都走开了??今天在戏楼开了眼界,看了女乐们唱套曲之后,其他戏班子的表演就很难再入她们的眼。

因今年逛庙会没有吉祥和赵铁柱跟在后面提着沉重的毡包,所以三个姑娘基本上只逛不买,庙会各种小吃又多,边逛边吃,不知觉就到了下午,把护国寺庙会逛完了。

如意看了看日头,现在回去又太早,不回去吧,也玩不了多少时候了??她答应过如意娘,天黑之前要回家。

如意就问胭脂红霞,“是在某个地方再逛逛,还是回家?”

胭脂说道:“还是回去吧,虽然天色还早,我爹还在大门当差,但我可以去门房把长生弟弟先接回你家,我还能帮你娘一起做晚饭。”

其实红霞还想玩会,但见胭脂这么说,她也同意回家。

于是,三人回到最初下车的棉花胡同,马车夫就在棉花茶馆里喝茶等她们。

车夫驾车,先到西府东大门,九指就在这里当差,如意胭脂红霞都下去,跟九指打了招呼,把门房里的长生接走了。

临走的时候,如意跟九指说道:“九指叔今晚不要吃官中的份例菜,去我家里吃,我娘跟我说了,今晚九指叔一家都在我家团圆团圆。”

马车里,长生不认识红霞,有些害羞,躲在胭脂和如意后面,不敢正眼看红霞。

红霞笑着拿出一包虎眼窝丝糖,递了一块糖给他,“你就是长生啊,我是红霞。”

长生没有接,转头看着胭脂,直到胭脂点头,他才接过糖,用手掰成三段,一段塞进胭脂嘴里,一段塞进如意嘴里,最后一段自己吃了。

胭脂说道:“之前教过你的,人家给了好东西,你要说什么来着?”

长生连忙对着红霞作揖,“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三人都笑了,如意差点把嘴里的糖喷出来。

红霞笑道:“怎么滴?我送了糖,还要搭上一个压岁钱红包不成。我跟你是一个辈分的人,没有资格给你压岁钱,长辈门才给。”

胭脂哭笑不得,忙道:“不是这句话,是另外一句。”

长生又作揖道:“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红霞笑得捂肚子,“哎哟哟,这比戏台上演的大闹天宫还好玩。”

胭脂忙道:“这是恭贺人家娶媳妇的时候说的话,不是这句,是过年的时候说的吉祥话。”

一听到“吉祥”二字,长生终于说对了,再次作揖道:“吉祥如意,安乐无忧,心想事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何??"

“行了,说到心想事成就可以了。”胭脂连忙捂住弟弟的嘴巴。

长生立刻不说话了,乖巧坐在姐姐旁边。

红霞问胭脂:“你弟弟怎么后面说起成语起来了?"

胭脂说道:“我们四泉巷有孩子的人家凑了一些钱,请了个穷读书人当夫子,在四泉巷收拾了一间空屋子,要夫子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将来不当睁眼瞎子,能在府里讨个轻快的差事做。”

“我弟弟喜欢听读书声,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就跟着念,念的可起劲了。我爹给了夫子几个钱,每天把弟弟送到那里旁听,他听的说的多了,就会背,有时候说着话,脑子那根弦不知怎么就搭过去,把书上的话,或者夫子教的话说出来。”

那穷读书人住的空屋子,不是别人,正是五戒以前的家,他父母都死之后,房屋收回官中,无人居住,就用来给孩子们当学堂。

三年了,长生比以前长进一些,能和人有基本的沟通,话也越来越多,但他的灵魂似乎在另一个世界,困在里头出不来,唯有读书声能够与之共鸣,这些日子学堂放假,过了正月十五才能上学去。

马车到了四泉巷,如意胭脂长生都下了车,红霞把一整包虎眼窝丝糖都送给了长生。

长生作揖道谢,“谢谢红霞姐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酥手,黄??”

最后没说完,当然是胭脂又捂住了长生的嘴巴,要是不捂住他的嘴呀,他会一直接着韵律,玩飞花令似的背个不停。

把红霞乐的,又给他一包芝麻酥糖,笑道:“你都说红酥手了,给你一包酥糖吃。”

到了如意家,如意娘已经开始准备今晚的团圆饭了,胭脂懂事,一进门就脱了出门的大衣裳,换上轻便的小袄,挽起袖子拿起面盆直奔面缸,就要和面。

修建颐园的时候,胭脂还跟着如意娘学上灶,厨艺一直在,驾轻就熟,如意也在帮忙,长生砍柴烧火,配合默契,俨然一家人似的。

如意剁肉馅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问如意娘,“吉祥还没有回来吗?”

女儿不爱有骨头的肉,如意娘熟练的把鸡肉从鸡骨头上剔出来,“你们走后,他说跟赵铁柱玩去了,我说天黑之前回来,和九指一家吃个饭,他答应了的,这孩子说话算话,等天黑就回来了。

但是,如意娘等人把饭做好,九指提着一整只剩洗好的肥羊来到如意家送年礼,天也黑了,还是不见吉祥回来。

如意娘有些不安,她是吉祥的奶娘,从奶娃一直照顾到现在人高马大的少年,这孩子小事淘气,大事是靠谱的,无缘无故,他绝不失约。

九指也觉得蹊跷,毕竟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九指也很关心吉祥,说道:“我骑马出去找找他,我跟北城兵马司的人很熟,问问他们有没有见到我们西府的小厮,也能帮忙找找。”

如意也说道:“我也去,我会骑马,多个人多双眼睛,再说九指叔没有见过赵铁柱,我认识啊,方便找人。我们先去东府赵铁柱家里问问,看他回没回来。”

如意娘同意了,但是要求如意必须寸步不离九指。

如意答应了,穿了吉祥的衣服,打扮成少男的模样,她长得丰壮,冬天穿的厚,又戴着羊皮帽子,看不出女子的身形。

九指和如意骑着快马,到了东府赵铁柱家,赵铁柱也没有回来,家里人没有找,说道:“他这个人,就知道吃,他现在还不回家,就一定是在外头没吃够,吃够了就回来了。”

好像很有道理??但吉祥为何还没回家呢?还是得先找到人。

于是,九指和如意骑马,奔出了张皇亲街,寻找吉祥和赵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