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宅子是多处同时起火,并且应该有助燃物,才会整个宅子被火吞没成这样!
萧迟心里很清楚这火是没法救了。
但还是迅速扯下腰间令牌丢给手下,“去叫郡守派人来救火,快。”
说罢调转马头,直奔临街。
才入巷子,便见空宅的大门开着,他急勒停马,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直入空宅,进了某屋。
屋里幽暗,但他视力极好,一眼便看到本该靠着墙的书架移开了,墙面露出一个入口。
萧迟方才看到大火,死死揪住的心,此时微松了些,迅......
随着“诗词大会”的圆满落幕,整个百花节也进入了尾声。然而,北疆书院的传奇故事却远未结束。
林若兮站在书院的花园中,望着满园春色,心中感慨万千。自从十年前跟随父母迁居北疆以来,她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巨变。从最初的荒凉小城到如今繁华都市,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而她自己,在这片土地上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林姑娘,你又在发呆了。”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回头一看,原来是李文博老先生。他手持一卷书简,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老先生,我刚刚在想,这些年北疆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李文博轻轻点头,“是啊,这都要感谢萧迟夫妇的英明决策。他们不仅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像我们北疆书院,就在这两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
“确实如此。”林若兮深有感触地说,“记得刚入学时,我对诗词创作还只是一知半解。但在您的教导下,逐渐掌握了其中精髓。尤其是今天‘诗词大会’上的表现,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信心。”
“你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李文博欣慰地说道,“不过,真正的诗人不仅仅要有才华,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林若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先生说得对。我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很好。”李文博鼓励道,“另外,我还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最近,书院准备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民间艺术鉴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你觉得如何?”
听到这个消息,林若兮眼睛一亮,“这太好了!我之前就对剪纸、刺绣这些技艺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机会。如果能开设这样的课程,相信会受到很多同学欢迎。”
“没错。”李文博笑着说,“而且,我们还打算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授课。这样一来,大家不仅可以学到理论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制作过程。”
“那真是太棒了!”林若兮兴奋地说,“我一定积极报名参加。”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原来是一群孩子们正在书院的空地上玩耍。他们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玩捉迷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看,这些孩子多幸福啊。”李文博感慨道,“在以前,这样的场景恐怕很难见到。现在不同了,有了乡村学堂,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
林若兮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教育公平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