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特别关注
此际纪国春暖花开,卫渊就将城内的人散出去,开垦和耕种田地,同时在距离县城数十里处修筑了多个工事,以保护开地之民。
这是完全防御性的举措,卫渊也不知道对面看不看得懂。这段时间叛军来得也少了,基本上十天才能见到一波,送来的人也只有一两千出头。卫渊派人和叛军聊了聊,都说左近地域早就没人了,冯远郡那边更是赤地千里,大片大片的土地没有一点生机。
湘水、冯远两郡是重灾区,郡城全被屠空,八成以上的县镇也都被屠一空。据到来的叛军说,隆国公意外身死后,纪国大军前后多次冲击叛军大本营,但都在险峻雄关前羽而归。现在纪军兵力虽众,但是士气低迷,军气散乱,一看就支撑不了多久。
而此消彼长,陆建德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频频活动,似乎又要有大动作。
现在卫渊所在地周围,就只有北部偏西的汉川郡中还有不少人。此郡大半都是山地,地势险峻,物产贫瘠,连叛军都不愿意来,一直以来都被纪国当作流放之地,反而得以免遭战火劫掠。
但是纪国西北边界处也有多支叛军,其中一支正准备进入汉川郡。卫渊决定主动出击,派了一支三千人的小部队,直接穿过整个汉川郡,然后在汉川郡西北边境的汀留县驻守,在那里挡住这支叛军。
同时卫渊也派人前往汉川郡郡城和各县,通知当地官员迁移人口,将能走的都迁到湘水郡来。
卫渊搬出了汤室还没有批下来的湘汉节度使身份,并且派出了一支由多名法相组成的使节团过去是通知而不是商量,但凡地方主官有一丝一毫的不配合,卫渊便直接以通匪罪名将其就地斩杀。
如是雷厉风行,在这穷乡僻壤、谁都懒得去的汉川郡,卫渊终于使得人们动了起来,不断走出大山,迁往湘水郡。
卫渊在出山路口设立了粥棚,出山就有饭吃,然后在每个县设立了发放馒头、炊饼的地点,但要由负责带领流民的青冥军士来领。基本上走到这里,这些人就再也回不到山里了。
此时卫渊再画一大饼,称到了湘水郡就有无人土地耕种。山区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渴望能在平原上拥有一块肥沃土地,于是到了这一步,就基本没人回头了。
迁移整郡居民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卫渊那支三千人的小部队就要挡住想要进入汉川的那支叛军两个月。
那支叛军足足有十余万,本想围攻汀留县,但部队乱哄哄的还没展开,就先挨了一顿重炮。十几炮下去,整支部队都被打懵了,不得不撤了下去,自此再也没有了围城的打算。
双方大战十余天,叛军死伤过万,城中守军也伤亡数十,都是死在法相或道基修士的法术下。
此时一封来自西部的战报也已经到了陆建德的面前。战报中称纪国和卫渊联手,在汀留县布下了十余万大军防守,自己血战经月,斩敌首三万,自己仅损失五千,可称汉川大捷。
陆建德老奸巨猾,自然就看出了战报后面的真实意思:敌军势大,我们打不动,陆建德就命人取来汉川郡的郡志,以及官府统计的户籍信息。整个汉川郡大约有八十万户,合计三百余万人,且此地穷山恶水,几乎找不出有价值的东西。此处地气贫瘠,连药材都不爱长。
陆建德文盯着地图看了良久,觉得此地在军事上也无价值,再往西就是山民地域了,没有此地,西部叛军东进也不过是绕一些路,且因为大道易行,行军速度比穿郡而过还要快得多。
反复思量之后,陆建德就正式回信,让西部叛军放弃汉川,但在此之前,要拆毁汉川郡西部边界的三道防御山民的关卡。
至于此后,汉川是落入山民手中也好,还是依然保在纪国手里,陆建德都不在乎。如果山民大军顺着缺口涌入,直冲湘水,就是最佳。而湘水和冯远两都现在全是白地,山民也难以补给。
这个问题,就让卫渊头痛去吧。
此时卫渊手中也是一本汉川郡志,看了整整一个时辰,总算看完了。卫渊放下书,对张生道:「当年纪国取下汉川郡,还真是传奇。
此地本来不适人族生存,当时本地有一位女土司,年少守寡,此后带领族人一路在山区开路架桥,开田繁衍,期间和山民不知道打了多少仗,耗时百年才慢慢占据了今日汉川全境,然后上书纪王请求归附,才有了如今的汉川郡。」
张生道:「那你把汉川郡的人全部迁过来,岂不是又把这块地方送给了山民?」
卫渊铺开地图,指着周边地形道:「整个汉川郡也没几块界石,彼此也不连接。这块地域别说不适合人类居住,就连山民也难以生存。我打算将所有界石启出,然后从我们秘境出口处向西北延伸,然后将这一大片区域的山民与山民腹地切割开来,再慢慢蚕食。」
卫渊手指这一划,就是方圆四万余里的辽阔区域,面积相当于完整青冥的四五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