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君鱼换了饭盒直接奔市第一医院,找到妇产科。
花十块钱偷偷摸摸地跟人换了两张奶粉票,去百货大楼买了两袋奶粉才回招待所。
下午六点半,四人进了火车站,七点整火车准时发车。
一样是三张卧铺票,贺君鱼睡中铺,楚云韶守着雍玉玲娘俩睡下铺。
九点小妮儿醒了一次,应该是饿了,一直在雍玉玲身边蛄蛹。
贺君鱼从床上下来,掏出包里的玻璃奶瓶还有奶粉。
“我去把奶瓶用开水烫一下,水壶里有出门的时候撞的水,这会儿温度应该正......
贺君鱼和林泽宇在海边度假的时光,不仅让他们的家庭关系更加亲密,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灵感。回到城市后,贺君鱼开始思考如何将旅游业与公益事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动中来。
于是,她提出了一个名为“爱心之旅”的旅游项目。这个项目旨在通过组织游客前往贫困地区或老年人聚集的地方进行短期旅行,在游玩的过程中,游客们可以参与一些简单的公益活动,如为当地的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陪老人聊天等。这样的旅行既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又能传递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确保“爱心之旅”项目的顺利实施,贺君鱼首先对目标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她发现,在一些偏远山区,虽然自然风光优美,但由于交通不便,很少有外人前来观光游览。而这些地方往往也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老年人生活孤单等问题。“如果能将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吸引游客前来,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帮助。”贺君鱼心想。
接下来,贺君鱼联系了几家旅行社,向他们介绍了“爱心之旅”的理念和规划。起初,旅行社方面有些犹豫,担心这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是否会被市场接受。但当他们了解到贺君鱼背后的故事以及她在公益领域的影响力后,逐渐被打动,并表示愿意尝试合作。随后,贺君鱼又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争取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包括改善交通条件、建设必要的旅游设施等。
随着准备工作逐步就绪,“爱心之旅”项目正式推出。第一批游客来到了一个位于深山中的小村庄。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远离城市的喧嚣。导游带领着大家参观了村里的学校、敬老院等地,并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收到了来自远方客人的礼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老人们围坐在院子里,听志愿者们讲述外面的世界,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庄。
此次旅行结束后,许多游客反馈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一位年轻的妈妈说:“以前总是带孩子去大城市玩,这次来到乡村,让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那些贫困孩子努力学习的样子,我觉得应该教会他珍惜现在的生活。”另一位退休教师则感慨道:“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年轻时教书育人的感觉。能够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心里特别踏实。”
受到这次成功的鼓舞,贺君鱼决定扩大“爱心之旅”的规模,增加更多的线路选择。她还特别关注到残疾人群体的需求,提出要打造无障碍旅游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旅行的乐趣。为此,贺君鱼邀请了相关专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从景区设计到服务流程都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时,她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关注残疾人权益保护问题,呼吁更多企业加入到无障碍设施建设中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心之旅”项目越来越受欢迎,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职业背景的人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贺君鱼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形成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群。每当遇到困难或者挑战时,这个群体总能给予贺君鱼力量和支持,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在公益道路上。
与此同时,林泽宇也在军队内部发起了一项名为“军民共建美好家园”的活动。作为一名军人,他深知部队与地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军民团结,共同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活动中,士兵们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乡村,开展义务劳动、法律宣传、文化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他们帮助居民修理房屋、清理垃圾、讲解法律法规知识,还为村民们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一次,在一次文化下乡活动中,林泽宇遇到了一位名叫李大叔的老党员。李大叔告诉林泽宇,自己一直想把村里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但苦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听到这里,林泽宇立即想到了贺君鱼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发展相结合,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