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53、第 53 章

常念这位做过几次国宴的女厨师,《名厨录》的总监,一手全素宴得到过国外元首称赞的,也才排天榜第六。

这一桌上了三次的拔丝红薯,立刻又空盘了。

刚开始吃的时候,大家只是觉得好吃,可是听了常念的点评之后,这点好吃又具象化了。

在座的食客,很多都是从一开始就追着陈苒的狮子头跑的,对这一点体会得更深。

有几个大厨会研究中式炸鸡和小炸鱼这种东西?怕也就只有陈苒了。

“而且,我感觉陈厨师好像很执着于传统中餐,很多技法都是比较老式的。”

“确实,她到处打工,也是跟她们家那位陈厨神学的。”

“之前的那几道炸货,总感觉是刻意在跟满大街的韩式炸鸡对抗似的......不过,确实还是咱们老祖宗的东西香,我现在吃外面的炸鸡总感觉味上缺点什么。”

刚刚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这会儿被常念点评一番,借着她的点评,才又上过菜的席面又被吃得干干净净。

“吃得真爽啊......以后等陈再开店的那一天,我一定要把她家店当食堂用,一天吃三顿!”

“行了吧,还一天三顿?你想想到时候得多少人排队?”

一行人吃得差不多了,大家开始有点好奇,常念女士对陈苒的评价这么高,到底给她排到名厨录多少名呢?

“这点就不剧透了,大家有机会去看新一期的《名厨录》吧,顺便也给我们带带销量。”

《名厨录》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也有属于网站的期刊。

不过,一直以来,这份中餐厨师的官方排名都比较缺乏营销。圈内的厨师基本上都知道,也都会看,但是普通食客却对此知之甚少。

倒是国外引进的米其琳体系,在国内大行其道。

因此,这份期刊甚至连固定的发行日期也没有,一般都是在有厨师的排名更新的时候,才会重新刊发。

除了标准排名之外,通常还会有一些对新厨师的介绍,以及对该厨师所在餐馆的探访。

这让《名厨录》更像是一份小圈子里的会刊,而非面向普罗大众。能知道这份《名厨录》的,基本上都是圈内资格很深的老餮。

那种为了吃某位厨师新菜,能直接坐飞机去预定的那种。他们关注《名厨录》的微博,就是为了更快地知道美食界的动向。

而《名厨录》的官方微博,也已经足足四个月没更新了。

上次更新,还是庆祝三位厨师从人榜前进了地榜。时隔四个月,下面的评论已经一万多条了。

不过,大多数评论都是在灌水。

“常念女士最近是不是又被请去做素斋了啊,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发掘新厨师啊?"

“楼上,开玩笑也注意适度啊。常念女士终身未婚,可以说一生都献给了中餐事业,别的可以质疑,她的专业程度是不能质疑的。”

“现在这个环境,大家都去赚快钱了。前段时间米其琳公布了三星中餐馆,好家伙,我去吃了一家,居然是搞铁板烧的,厉害了。”

“那当然,铁板烧你吃一次多少钱?又能拍视频打卡赚流量的。”

“叫我说,三星米其琳不如地榜厨师一个菜。当然,能吃天榜的更好了......”

对很多老餮来说,《名厨录》官方微博,算是一个有点小众的交流场所。以厨师为主的评选方式,就决定了这里是有一定门槛的。

只不过,今天注定是个特殊的日子。大家正在愉快地发评论交流的时候,突然,官微发新视频了!

“好家伙!居然不是图文,直接发了视频!先马再看!”

“居然是视频?难道是两京厨艺大赛又要重启了?”

贺昕正在愉快地刷微博,突然发现,许久没动静的《名厨录》官微居然更新了!

刚更新,下面的评论就已经几百条了!

抢沙发已经来不及了,她赶紧点进视频。

这期视频看起来,和《名厨录》过往有些大气的风格完全不同。

过去的《名厨录》偶尔也会发一些访谈出来,基本上都是常念女士一对一的采访,两个人坐而论道,交流一些厨艺上的事情。

可是这期的视频,明显是很多不同的视频剪辑而成,各种各样诱人的菜肴镜头混剪在一起,配上了悠然的背景音乐。

“这是哪位大厨啊,我认不出来啊。我看里面剪辑的菜品有清炖肘子、还有狮子头,难道是淮扬菜那位许老怪重出江湖了?”

“不像啊,许老怪已经是天榜厨师了,很难进步了吧。”

“你们看见里面那个油底沉浆的片段了吗?厨师看起来很年轻啊………………”

“而且背景看着很简陋,看起来也不像是什么装修豪华的餐厅,难不成常念女士消失了这么久,真的去发掘新厨师了?”

这段视频只剪辑了几道菜品,最后一行金色大字:

“《名厨录》已更新,敬请期待。”

与此同时,新一期的《名厨录》期刊,也已经寄出!

收到最新一期《名厨录》的时候,贺昕已经在群里跟朋友讨论很久了。

“我拿到快递了!马上回家就能看了!”

她人在京市,是群里第一个拿到《名厨录》的:“快点发红包!发了红包我就拍给你们看!”

“说实话,这次我倒是不太期待,感觉从那个视频看来,这次登上去的新厨师好像有点野路子。”

“确实野,有鲁菜,有淮扬菜。这些也就罢了,没听说哪位大厨的拿手菜是拔丝红薯小炸鱼的,常念是不是太久发掘不到新厨师,随便从哪找个人就上了?”

“不许这么说常念女士!”

常念女士不但做菜有一手,人也时髦漂亮,在美食家中也是粉丝众多的。尤其是这样的资深老餮群体,很多人都不惜一掷千金,只为了品一品她的素席。

“等我拆开看看,然后咱们组团去吃一回不就得了?”

“那倒也是,别管是不是野路子,京市的这几个馆子我也有点吃?了。前段时间天天飞广州,现在也不想去了。”

“正好,群里也很久没聚了,那就新名厨的酒楼聚一波?”

“怕是不好抢吧.....上次人榜两百名的那位新厨子,预约都得提前半个月。”

“先看看再说!贺昕啊,你这快递怎么还没拆开啊?”

贺昕本人也能算是一位餐饮从业者,她自己就投资了两家餐厅。

这个老餮群里有些人是她的顾客,还有几位合作者,更是她平时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她给群里的一些人设置了特别关注,哪怕群消息免打扰,也能及时发现对方在群里说话。

这会儿,她放在桌上的手机正叮当乱响。可是拿着《名厨录》正盯着新厨师名字的她,却顾不上第一时间去群里回话。

这………………什么鬼?

地榜第三十二名的厨师,用淡绿色的花边框了一下,证明这位是新晋厨师。

为了给自己的餐厅挑厨师,整个《名厨录》贺昕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虽然不至于每个名字都烂熟于心,但至少,对方上没上榜她还是知道的。

这位陈苒厨师,绝对是第一次上榜就直接上了地榜!

她迅速地去找这位厨师所在的餐厅,看看是不是她能挖得起的人。

可是......这位厨师的简介上注明的曾工作地点,却叫贺昕有点懵了。

“启明星......幼儿园 ?”

“白天鹅......KTV ?"

桌子上的手机实在是响得太过频繁了,贺昕迅速反应过来。

她赶紧拍了张图发进群里:“大家看看吧,这新厨师.....…有点邪啊。”

群里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不过,群里目前只有贺昕一个人收到了《名厨录》,大家也只能等她拍了发在群里。

这张图一出,所有人都炸了。

“不是,常女士玩这么大是吧?什么鬼,我可不信幼儿园能培养出地榜大厨啊?”

“幼儿园和KTV也就罢了,桥头路派出所什么鬼啊?"

“舒家大席班?"

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现在也不是愚人节啊,常念女士开玩笑开这么大的吗?

“不是,等等,我怎么感觉听起来有点耳熟?”

群里一位在宣传口工作的群员赵志杰,突然看着桥头路派出所这个名字,感觉有点眼熟。

他想起来,之前有一起舆情处理,要求封禁的部分短视频,似乎就跟这个派出所有点关系。

赵志杰去工作群里迅速地翻了翻,终于想起来当时是怎么回事。

“哎呦,我想起来了,这个陈苒,是之前那个抓逃犯的卷饼摊的老板娘!”

不光是他,群里其他人也迅速地把几个看起来很眼熟的地点串联起来了。

“那个启明星幼儿园我想起来了,有个叫煮男的美食博主你们刷到过没有?他之前发过一个视频,说这个幼儿园的狮子头比陈伯端弟弟做得还好吃。”

“至味斋的陈伯端?他做狮子头拿手菜啊!”

“白天鹅KTV我知道了!你们记不记得,前段时间我去约黄氏私房菜的位置,那老头微信回我说最近没空,推荐我去那个KTV尝尝那家的小炸鱼。我当时担心是广告,就没去……………"

“我靠,阳连山小饭店,我想起来了!那个影帝说这么香的视频!就那个!”

最新一期的《名厨录》很快就发到了各位老餮手里。

陈苒简介中的一系列地名,迅速地激发了互联网的回忆。

什么?这一系列冲上过热搜的美食视频,居然都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