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刘彻是十月上旬出门的,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下旬了,他听刘据说完之后,才知道原来在他离开长安没多久之后,小九竟然就出事了。
刘彻顾不上别的, 拔腿就匆匆往小九的朝阳殿去,边走边问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
小姑娘一直以来都是个健康宝宝,自从跟他们相认之后什么头发热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唯一一次不舒服还是因为安息(波斯)商人带来的孜然实在是太对小九的口味了,以至于她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给吃撑了,要不是义的当时给小姑娘开了
药帮助她消化的话,只怕小姑娘会成为大汉历史上第一个被撑坏的公主。
正是因为小九这个健康宝宝从前过于健康了,以至于刘彻一听说她出现了昏睡了两天两夜的事情后,第一时间就觉得不太妙。
“当时义医师他们轮流给小九把脉,都说妹妹的身体没有任何的问题,怀疑她是因为前段时间太过劳累了,所以才会导致她一放松之后昏睡不起。”
刘据跟刘彻解释道,“小九昏睡了两天两夜之后,醒来没有任何的不舒服,整个人反而看起来精神奕奕的,儿臣和母后就以为小九真的是前段时间太劳累了,再加上正在长身体,没有睡够所以才会这样。”
在小九第一次昏睡不醒的时候,同样住在宫里的卫子夫和刘据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两人当时都请了义等一众医师前往小九的朝阳殿给她把脉检查。
但是看着屋子里的人来来去去,义的他们给小九做各种检查但是小姑娘却始终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刘据和卫子夫心里头都是慌乱的。
然而不等义的他们想出解决的办法,小九就自己主动清醒过来了,确定小姑娘的身体真的没有什么不舒服,而且整个人看起来反而更加精神了,刘据和卫子夫才勉强把他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因为考虑到小九有可能真的是因为正在长身体,再加上太过劳累才导致出现这样的状况,刘据和卫子夫已经强制让小九放下手上的一切事情,专心养身体了。
别看小九才十岁,但是小姑娘能干着呢。
自从大宛国决定跟大汉合作之后,小九一手教出来的那二十位懂得氆氇纺织技术的妇人就成了香饽饽了。
她们未必愿意前往大宛国教他们如何织成氆氇,又如何用氆氇做出衣服帽子和袍子靴子,但是没关系,有她们在,小九这位小师傅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小姑娘还利用这件事迅速成立了一家纺织厂,招收更多有纺织手艺但是却找不到活儿干的女工。
毕竟用氆氇做出来的衣服帽子和袍子靴子不止适合大宛国的人,也适合大汉的人。
至于制煤厂,那也是小九一手创办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冬日用上煤炭取暖。
这个时候的大汉已经有煤炭了,但是价格昂贵不说,还不经烧。
于是小九从自己多出来的那份记忆里扒拉扒拉,就扒拉出了一种经烧又造价低廉的蜂窝煤。
有一说一,做蜂窝煤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压制的那一道工序更是需要大力气,这种活更适合男人做,但是和制衣厂一样,小九创办的制煤厂也是只招女工。
没错,男人的力气天然比女人要大,但是时下大汉并非讲究以瘦为美的朝代,多的是健硕,丰腴的女子,所以即便招男工更容易和简单,但是小九仍然选择招女工。
毕竟和女子比起来,男子想要找活儿干实在是要简单容易许多,既然如此,又何必让他们再跟女子抢饭碗?
从小九创办制衣厂和制煤厂只招收女工这一举动,刘据他们就已经意识到小姑娘的想法了,她是想为更多的女子提供营生岗位,见小姑娘干得风风火火的,刘据他们也不忍心打着“为她好”的旗号阻止她做这些事情。
只是眼见着这些事情累坏了小九的身子骨,卫子夫和刘据他们就不得不出面唱一回白脸了,好在小姑娘也知道他们是因为担心她,所以也乖乖把手上的事情先放下,专心休养。
然而让刘据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哪怕小姑娘不再忙碌了,她的情况也并没有因此而好转,一开始小九只是昏睡不醒,到现在她除了昏睡不醒之外,还伴随着高烧反复,情况比之前要更加紧急和危险。
刘彻抵达朝阳殿的时候,这里已经乱起来了??
因为小九又又又烧起来了。
刘彻挥手阻止了义的他们给他行礼:“小九要紧,你们赶紧看看应该怎么解决。”
义的他们闻言,立马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小九的身上,刘彻上前两步看了一眼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小姑娘,见她烧得两颊都泛红了,皱着眉头问一旁的卫子夫:“医师们还没有查出小九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没有。”卫子夫这段时间熬得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已经经历过一次丧女之痛的她根本不敢想象小九这一次要是真的出事的话,她该怎么办才好。
“臣妾有怀疑过小九是不是中毒了,也审问过曾氏,但是医师们说小九没有中毒的迹象,曾氏也说自己从未给小九下过毒。”
卫子夫所说的“曾氏”就是刘彻之前的那位新宠,因为别人不清楚,作为当事人的她还能不清楚刘彻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将她打入冷宫的吗?
虽然一开始确实是因为她自己不知天高地厚,以下犯上,但是曾氏如果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她一开始就不敢做出那样的事情了。
刘彻闻言,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倒不是因为卫子夫审问曾氏一事,而是…………
“只审问了曾氏?”
卫子夫看向刘彻,然后就听到他说,“你忘了刘旦和刘胥当年是因为什么事情被我下旨封王就国的?”
虽然在那件事情上面小九也很无辜,但是谁知道李氏会不会因此而迁怒了小九?或者把账都记到了小九的头上?
李氏膝下只有两个孩子那就是刘旦和刘胥,然而偏偏两个孩子还没有长大就已经要去他们的封地就国了,如果李氏有宠爱在身,或者膝下还有个女儿的话,那么日子或许不会那么难过,但是偏偏李氏膝下既没有一个女儿,本人也不得宠。
所以谁敢保证一日日的深宫生活不会让李氏萌生了怨恨?甚至起了报复心理?
卫子夫愣了一下:“陛下你是说李氏?”
作为中宫之主,卫子夫对刘彻后宫嫔妃的情况说不定比刘彻本人还要了解,但是即便如此,刘彻要是不提起的话,卫子夫也差点忽略了李氏这个人。
因为她在刘彻的后宫里实在是太没有存在感了。
要知道刘彻到现在也仍然只有四个儿子,其中有两个都是李氏生的,但是至今她仍然没有晋升位份,由此可见她在刘彻那儿有多不得宠了,而李氏本身也不是那种能折腾的性子,所以很多时候有的人甚至忘了刘彻的后宫里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既然要审问,那就有嫌疑的都审问一遍。”虽然后宫的嫔妃都是自己的女人,李氏更是为自己孕育了两个儿子,但是“一夜夫妻百夜恩”这句话用在刘彻这儿根本行不通。
这点看刘彻对李氏的态度就知道了,换做别的皇帝说不定会让李氏母凭子贵,但是刘彻?
对于不得他宠爱的嫔妃,他向来是薄情寡义得很。
小九离奇昏睡不醒一事原本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她的情况一严重起来,宫里的医师几乎大半都去了她的朝阳殿,如此一来知道的人自然是不少了。
原本见曾氏被卫子夫派人“请”去审问,其他的嫔妃们还能抱着胳膊看热闹,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
但是这些嫔妃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把火竟然会烧到她们的头上,尤其是李氏,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竟然被刘彻点名怀疑了。
然而后宫的嫔妃们被审问了一遍之后,仍然没有查出究竟谁有嫌疑,而这个时候刘彻将他在汾阳遇上的一位方士请到了小九的朝阳殿。
刘彻不久前抵达汾阳祭祀后土祠的时候,乐成侯丁义向他推荐了一位名叫栾大的方士。
这位栾大是胶东王刘寄宫中的尚方,就是专门负责胶东王的饮食器具的,这样一个人因为和文成将军李少翁师从同门,所以被丁义举荐给了刘彻。
众所周知,刘彻英明神武但是非常好骗!
好骗到什么程度呢?
栾大只是在刘彻面前表演了一遍如何用冰冷的雪将酒暖热之后,刘彻立马就相信了他曾见过安期生和羡门高这些仙人,还相信了他能够与神仙沟通。
栾大说了,他的师父能炼黄金,能堵决口的河水,还能得到长生不老药,可以说刘彻需要的东西,栾大的师父都能够满足。
如此一来,刘彻当然迫不及待地就想带栾大回长安,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小九他们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看着已经退烧但是仍然昏睡不醒的小九,刘彻对一旁的栾大道:“栾方士,你可知小女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昏睡不醒且高烧反复?”
刘彻不敢说天底下医术最好的医师都在宫里,但是义的他们这些医师的医术都不低,要不然也不可能留在宫中当差,更不可能得到刘彻他们这些贵人的赏识。
所以既然他们都说小九中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刘彻只能够将希望寄托在栾大他们这些方士身上了。
要知道除了毒药之外,巫蛊也同样能够加害人的。
栾大看了一眼躺在床上双目微的小姑娘,他闭上眼睛掐指算了起来,不一会儿,他睁开双眼,然后扭头对一旁的刘彻道:“陛下,草民知道洛阳公主为何至今仍然昏睡不醒了。”
刘彻连忙追问:“为何?”
栾大回答道:“因为洛阳公主的魂魄并不在她的躯壳里面。”
“小九的魂魄不在她的躯壳里面是什么意思?”刘彻因为栾大的一句话而皱起了眉头,虽然他不知道缘由,但是他又不傻,一听就觉得栾大这话的意思透着一股不祥的意味。
要知道人都是有三魂七魄的,如果小九的魂魄不在她的身体里面的话,那么她的身体岂不是就成了一个空壳了?
如果小九的身体只剩下一个空壳的话,那么她离死还远吗?
“想知道洛阳公主的具体情况,草民只能够在她的床前设坛作法询问草民的师父,只是......”栾大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刘彻问:“只是''什么?”
“只是陛下也知道,草民虽然能够来往于海中,但是从前不过是胶东王府上的一个尚方罢了,身份卑微,向胶东王进言他也从不采纳,因此郑仙他们从不把草民放在眼里,也不愿意教草民更高明的神仙方术。”
栾大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学艺不精而羞愧,跟刘彻解释清楚后他又道,“所以草民这次设坛作法询问草民的师父,草民也不敢跟陛下确保一定能够问出洛阳公主的魂魄如今置于何方。”
刘彻听明白栾大的意思了,他道:“栾方士你只管设坛作法联系你的师父,顺便告知他,如今你不再是胶东王府上的尚方,朕封你为乐通侯,食邑两千,赐宅邸一区,僮仆千人,黄金万斤。”
刘彻每说一个字,栾大的心就剧烈跳动一次,等听他把话说完之后,如果不是栾大有足够的自制力的话,只怕这会儿他怕是兴奋到直接一蹦三尺高了!
封乐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