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乱世农场 > 第十二章 不小心就成了技术人才

第十二章 不小心就成了技术人才

有了秦英的指示,带来的后果,直接就是李杨感觉李战太给力了,叫来的这支工程队,能力不错不说,人家还主动的为他解忧,钢筋少了,就立马给拖来了几马车,他只要付钱就行!水泥差了,没等他开口,已经送到了工地上;随口提了一句要是有煤渣就好了,结果人家主动问清楚煤渣就是黑石烧后的灰渣,立马给拖了几马车过来;因为现在的玻璃都是普通玻璃,自己想做个温室都不行,就在闲聊的时候说了一下冷凝法造钢化玻璃的话题,其实自己懂的根本不多,就是一个简单的描述,结果只过了一个星期,工地上就运来了十几车钢化玻璃!

一再确认后,秦英下了指示:按照那个李杨的要求,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材料给材料,但是,要从他口里多挖一点技术出来!

就是京都现在的地标建筑,大中华国最高的建筑——将军楼,也不过才八层!这还是太祖在世的时候,亲自指导建筑的!

“你说什么?快几倍?”秦英有些不相信了:“你不是乱说吧!”

好吧,钢化玻璃有了,温室也就可以提上议程了!李杨一想,干脆趁着有这么一支精英建筑队在这里,一步到位!和建筑队的负责人一说,没想到,人家哭着喊着要自筹材料,不要工钱,只要李杨指导指导他口中的这个钢骨式架构就行!

不提李杨为占了大便宜在一边偷乐,工程队的几个负责人已经快要乐疯了!框架式结构建筑方法就已经让他们感觉这次值得了,谁想到还有更多的惊喜,像煤渣磨细按比例加入水泥中可以提升水泥硬度和强度哪,钢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哪,现在要上马的钢架式结构哪……一听都是高大上的技术啊!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房屋的修建是走上了正轨,甚至是高速道,不过,作为农场主体的田地,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而现在按照李杨的方法去做,已经把建楼变成了一件没太多技术含量的事情,就像搭积木一样,只要地基够稳,楼层设计没有什么纰漏,理论上往上修个几十层没什么问题!

我去!李杨恨不得把赵凯从坟墓里面拉出来吊打一顿!你说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给牛穿鼻巻你也不知道?浪费啊浪费啊!

木匠也是农民出身的人,看着地上随手画下的草图,指着拍手离开的李杨背影,瞠目结舌的,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不过部队上锻炼了这么多年,也还是有点自制能力的,反应过来,立马叫了秦英和李战过来,指着草图就技术层面解释了半天!

看着李杨用烧红的铁条,把绑住的牛的鼻子穿孔,穿上一个先前削好的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棍,然后把绳子系到细的一头上面刻好的凹槽上固定,放开牛,轻轻一拉绳子,牛就乖乖的听话,叫犁田就犁田,叫转弯就转弯。

只要几个负责人说的是真的,那么以后,水泥在军事上的应用,可就广泛了!

当然,李杨要是知道了,估计也只会一笑:“那和我有半毛钱关系吗?”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些技术的可行!煤渣加入水泥能提升水泥硬度强度,已经验证了!用加了煤渣灰的水泥制造的李杨口中的预制板,承重增加了整整三百斤!而钢化玻璃,虽然李杨就是简单的说了一下什么冷凝法,但是拿到部队的玻璃厂一试验,没两天就出了成品,那效果,杠杠的!

“能不能我说了算!”李杨没好气的回答:“你帮我买二十头来!”

仅仅就一个曲辕犁,一个给牛穿鼻巻,看是小事情,但是带给大中华国的,是农业的一个巨大飞跃啊!这里面的意义,秦英和李战都明白,所以,他们比其他人更加震惊。

可惜的是秦英和李战没有听太懂,秦英不耐烦的直接问道:“你直接说这个什么什么犁,有什么好处?比如说耕地,和以前的犁有什么区别?”

这些技术,只要随便掌握一个,都是妥妥的发财立家传天下的节奏啊!

“你这个兄弟,不得了啊!”秦英看着已经跑回村里工地上吆喝着什么的李杨,不由得感叹!

所以,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工程队的几个负责人兴奋了,专门向秦英汇报了情况——这可是划时代的创新啊,他们这支队伍,可能有留名青史,建造出大中华国最高建筑的荣誉加身啊!

以前,水泥虽然重要,更多的都是辅助,因为相比较起真正的石块什么的来,水泥的韧性不够,在遭到撞击后,很容易发生断裂,所以在军事上用的并不多!就像修桥,现在都更多的是用石块去修,很少用到水泥。

在他的指导下,部队出来的工程队,对于这种新生的建筑法,接受得很快,因为他们发现,这样比以前往水泥中加入毛竹片子的方法,经久耐用那是肯定的,最主要的是,大大的增加了水泥制品的韧性,不像以前一样,容易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