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汉景故事 > 24、第 24 章

24、第 24 章

“殿下这些天都在忙些什么?”

两个心虚的人坐在一块各自心怀鬼胎琢磨了半天,最后还是分了开来。

王?看着刘启懒洋洋地靠着玉几,闭着眼睛什么都没做,却不像前几次那样很快就陷入浅眠之中,才有些好奇地跟他打听外朝上的事情。

刘启之前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每次回来眉眼深处都带着点疲惫,只要周围环境变得宁静起来就很容易睡着。王?怎么想都知道应该是忙的、累的,所以一直在努力安抚他。

“哦。”刘启睁开眼睛,没有避讳的意思:“廷尉最近判了件案子。”

如今汉家以黄老无为而治的养民思想为主流,意在安定秦末战争后残破不堪的天下。国家哪怕是中枢机构,实际要负责处理的事务也不是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断案确实是日常事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廷尉是汉朝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的长官,能由他出面的案件,那肯定不是什么小事。而这事竟然还能闹到让太子都跟着忙前忙后,那更是了不得。

“有人盗取了高庙座前的玉环被抓到了。”字很少,但事很大,王?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刘启的情绪倒是很平静:“大人很生气,想要判处那个人族诛。可廷尉只上奏要求轻判,只需将对方个人弃市处死就行。”

这么勇?

王?侧目:且不说冒犯皇家尊严的问题,大汉以孝治天下,为了给父母报仇而杀人一直都能得到情理上的谅解。刘恒的皇位不是刘邦亲自传给他的,就更需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有铁头娃敢顶着刘恒的意思一定要给对面轻判?

“朝堂上因此都吵翻天了。”刘启想到满朝诸公和市井吵架没什么区别的混不吝就有些头疼:“大人也不高兴,我就得帮着两头跑。

一边去廷尉那边询问对方判决的情理,并劝说对方考虑一下陛下的心情;一边去亲爹那头安抚炸毛的皇帝,哄他们不要和廷尉那个犟种计较。甚至他还得在有些暴脾气的大臣破口大骂廷尉,要求将其治罪的时候,站出来做和事佬和稀泥。

一时之间着实心力交瘁,可偏偏事关高庙,刘恒被气得厉害,薄太后也不高兴,这事除了刘启能站出来管之外,其他人谁都指望不上,窦漪房都不行。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张释之他甚至还火上浇油,问陛下如何只是因为对方盗窃宗庙之器就要判族诛,那么“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长陵是刘邦和吕雉合葬的陵墓。张释之他这是在拐着弯说,如果盗窃宗庙之器也是族诛,盗窃皇陵也是族诛,那么早晚得有胆大包天的人来个“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去盗墓了。

刘启听他这么为自己解释的时候,毫不夸张,完全是瞬间眼前一黑,差点人都要倒下去。廷尉轻松一句,往后要费心费力哄人的都是他这个冤种啊!他爹就算忍着听进去了,事后肯定也不爽要他哄的啊!

“犟种?”王?重复了一遍这个形容:“有多犟?”

“不久前大人行出中渭桥,有人自桥下过,惊了大人的马。幸亏那马向来性情柔顺,大人才没有被摔下去。事后大人要追究那人的过错,廷尉只按犯跸处理,要求罚金就行。”

刘启神色淡淡。王?听得却是无言:此人竟然还不是第一次把脾气挺好的刘恒惹毛了?

然后她就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能被刘启这种人都评价为犟种的男人,着实不一般。

“两年前,二弟、三弟还有四弟都来朝见。我和四弟多年不见,就与他同车入宫??聊得高兴,忘记了要在司马门下车。”

“廷尉当时还是公车令,就追着我们一直到了殿门前强行拦了下来,还直接跟大人弹劾我们犯了不敬之罪。”

当时帝后甚至太后都在宫里等着他们赴宴呢??然后当着家里所有人的面,他和刘揖就被时任公车令的张释之告了一状。逼得刘恒不得不和亲妈免冠谢罪,说自己没把孩子教好,让太后下令赦免这俩倒霉孩子,好把这事淡化成为一件家事而

非国事。

一个老大,一个老幺,都是刘恒舍不得的崽。他这个当爹的能怎么办?还不是捂着脸把小孩原谅。

Ett: ......

又得罪皇帝又得罪太子,这就是你们文景时期大臣的胆量吗?!

不过??“殿下听上去和怀王关系很好?”她柔声询问。

刘揖在那件事的同年六月过世,因为无子早卒,刘恒爱怜这个孩子,给他谥号为怀。

现在的梁王刘武才是刘启的同母亲弟弟,结果三个弟弟同年入朝,他却跑去和不同母的幼弟同车?

“梁,屏障也。”刘启的回答很有他的风格:“关东诸国如欲西向,需先伐梁。”

以代、赵遏制北面的燕与匈奴,用梁与淮阳、淮南连线以封锁东面的诸侯。所以这几个封国在汉初都是非帝支直系血缘不王的重地,刘邦用诸子以镇弟、侄。

而刘恒儿子数目不够,又没有合适的理由将这几处封地的全部收回重新分配。只能结合地势,用黄河以阻赵,用长江以挡长沙、淮南,只牢牢控制住代、梁、淮阳??刘揖一死,更是被迫弃淮阳而保梁,可见梁地之重。

除非梁王犯了什么过错让刘启可以收回梁地改封诸子,他为了朝廷安全考虑,就必须亲近被封为梁王的那个弟弟。

并且“四弟为人慈孝而爱书,”也许是触动了回忆中幼弟的身影,刘启的神色也有些温柔下来:“他天资聪慧,文武双全,性情又很平和,在几个兄长当中又最亲我,当初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来找我把臂同游。”

和好揽辞赋之士,好为宫室,为人有些大汉诸侯王特色轻浮的刘武不同,刘揖是个很乖巧的孩子,自然更为讨人喜欢。

讲到这里,他嘿然长叹,许久后才道:“就是因为这样,他去世之后,贾太傅才会那么地难过啊。”

他怜爱幼弟意外离世,但同样痛心良才美玉竟然亦为之忧郁早卒,随之而去,自己此生竟然无缘再见贾生一面啊!

王?理解刘启这份愤愤不平:贾谊年少而才高,又素有改革改制之志,是故众人嫉之。刘恒先后将他外放长沙、梁地,一方面是为了磨砺他的心性,更多的却是想要将其留给刘启施恩重用,好让其对新帝从此死心塌地,配合刘启锐意进取的性

格以此大有作为。

晁错虽然多次上书得到刘恒的赞许,但在文帝朝最高不过中大夫就是这个道理。

结果刘启自己还在当太子呢,他的钦定SSR就已经先走一步自己撕卡了?

谁来了不眼前一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