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肃点点头说:“他们是被逼无奈。”接着他把说话的声音压得更低:“两个会稽专政,无论人贫人富,所受的压榨远过于孙恩。”
怀肃这里说的两个“会稽”,是指会稽王司马道子、会稽世子司马元显。
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刘怀慎开了口:“我们从京口到吴郡的路上,还听到不少对朝廷政策有质疑的声音。甚至还有人说要去会稽、甬东投奔孙恩呢。”
道规点点头,说:“嗯,这是我们在京口时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他们说的这些我并不怀疑,因为南下这几个月来,民情如何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刘怀肃接着又说:“之所以没有人出来揭发他们通敌,我想原因你们应该猜得到吧?”
原因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但我毕竟是大晋国的军人,目前奉旨协助刘牢之将军守吴郡,对于这样的情况,于情是理解的,于法是反对的。我不便说的事情,却被刘道规却出言点破了:“他们不光贿......‘孝敬’贼兵,自然也会‘孝敬’官兵”。
道规也学怀肃那样,把“贿赂”改成“孝敬”。
“嗯,道则说得不错。无论是贼兵来、官兵来,他们都得以自保,这是原因之一。此外,他们中的许多人与朝中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你寄奴的地位、甚至刘牢之将军的地位,能轻易动他们么?”刘怀肃这几句倒是点中了要害。我们收复吴郡以来,尽管接到过许多关于通敌的举报,无不是压下来不理不问。
这样的事情,理也理不清,问了反倒一招不慎会把自己拉下水。
听到这里,大家不言语了。我站起来给怀肃、怀慎两位斟满酒,等道规也给我也斟上后,四兄弟共饮了一杯。
这时怀慎取出一个包裹交给我,说:“这是俺娘让我带给你的。一个人在外,自己要多加小心。”
我接过包裹,问:“俺娘还好吧?”自小起我就称怀慎兄弟的母亲为“娘”,而不是姨母。
“好的。就是有点儿想你。”
“道则过些天回去了,多去走动走动,替我多孝敬一下俺娘。”我对道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