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武帝寄奴 > 第011章 主将之忧

第011章 主将之忧

“若要我暂且依附元显,倒也不是不可考虑之事。不过德舆,你是否真的认定我等只能跟从司马元显出兵?”

我摇摇头说:“不一定。只要未真正出兵,将军都可以借故推辞。”

“司马元显亲自派人下令,我如何拒绝?”

“兵源不足便是极佳理由。征讨孙恩方罢,北府诸军覆没,只留您这一军。兵源的确不足。再者,元显世子定然不肯将他的军队交与您统制。这样便可以以募兵为由暂缓出兵。”

“此理由不佳。”

“为何?”

“淝水之战中,我只领了五千人作先锋。如今我所率之人远不止五千,而桓玄的十万人马却远不及当年苻坚的百万大军。如此借口,怎会不受人以话柄?”

“苻坚乃骄兵、桓玄乃强兵;谢将军乃良帅,元显世子却乃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啊。”

刘牢之再次陷入沉思。

我没有想到今天的谈话这么缓慢而艰难。虽然我帮他分析了不出兵的理由,但是我的观念却是希望他出兵的。

在我看来,个中利弊是显而易见的。不知道刘牢之到底在担心什么?如果说他在畏惧桓玄,这似乎并不是他的性格;如果说他真是担心功高震主,那么我方才的分析完全可以令他权衡得失,使得损害最小。

与因为无功而落难相比,因为无能而得以保全更佳。

关于有能与无能,我想起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将王翦。

整个东周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上至士族之政治,下至平民之生计,无不以战争为核心。在这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无数战功显赫的将领。而东周后期,有四位将军被誉为“战国四名将”,分别是白起、廉颇、李牧、王翦。

四人战功各有千秋,但在战争之外却有迥然相异的风云际会。

白起:中敌人离间计,受应侯范睢之中伤,被解除兵权。白起因此而有怨气而称病还乡。随后被赐死。

廉颇:同样中敌人离间计而受中伤,黯然离开赵国。赵军失利后,想请廉颇再次出山,然而又被小人所算,终于留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憾。终老于他乡。

李牧:依然中敌人离间计而受中伤。因不愿交出兵权,残遭杀害。

王翦:一生征战,协助秦始皇成就大业。无疾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