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不大,却遍地都是袁太叫不上名字的精致花草,一看就是打理得很用心的样子。
在上山的凡人之中,袁太的穿着打扮和形象气质均让人一眼就能区分出来。立刻就引起几个守山道人的注意。
袁太正觉奇怪,欲问之时,二人却已经一冲进了云海,顿时一股奇怪而粘稠的压力令其连话都说不出来。又一瞬间,这股压力便消失了,二人竟然已经在云海之上了。
只见一座高达万刃的巨山出现在云海之上,巨山之上奇峰迭起,巍峨壮观。影影绰绰的有不少亭台楼阁掩映在山中各处。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最高的那座山峰,峰顶竟然不似岩石构成,而像一整块透明的水晶。只见九天之上的阳光照射在山顶之上,竟被这似水晶般的山顶折射出千万道金光洒遍四面八方。其景恢弘无比充满神圣之感。原来这金顶山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袁太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中取出了一块玉牌双手递予了中年道人。正是那块将他指引到此的玉牌。
袁太此时整个人都有些萎靡,却依然回道:“在下……是紫云真人的……后人。”
据了解到的信息,这金顶山上的白云观乃是西秦国一个中等规模的修仙门派白云派的所在。属于正派道家一系,建派已经超过了千年了。山中现有修仙者数百之众。
行了约莫个把时辰,才终于到了半山腰。
其中一个看似较为年长,蓄着三绺短须的道人向前几步,对袁太一揖问道:“这位壮士,此处乃是我白云派的地界,除派内雇佣的凡人仆佣外,并不对凡人开放行走。壮士若无何贵干,还请就此回转下山吧。”
此楼阁便是外务堂所在了。中年道人让袁太先在此等待,走上前去与一个约莫才八、九岁的守门童子不知说了几句什么,并且将从袁太处得到的玉牌也交给了童子。童子转身便蹦蹦跳跳的朝内奔去。中年道人便也束手静待一旁。
中年道人洒然一笑,转回界门旁与另一个接引道人嘱咐了几句,便招呼袁太跟其继续上山。袁太立刻亦步亦趋的一跟而上。
袁太略整了整衣衫,心中也是略有紧张的跟在一队镇民之后走近了界门。
只见前方出现了一个横跨整个山道的界门,界门上有一块牌匾写着白云派三个大字。门的两边立柱旁各有两个青衣道士模样的接引者。
自嘲的笑了一笑,莫名的反而觉得心情更好了。索性信步在热闹的市街上开始逛了起来……
一路沿着约有两丈宽的青石山道越往上走,只觉得身周的空气似乎也越来越清新,呼吸之中让人神清气爽。心想到这也许就是在镇中听人说起过的对修仙必不可少的山中灵气吧。
“噢?可有信物?”中年道人又问。
中年道人见袁太震惊神色,微微一笑介绍道:“这才是真正的金顶山。云海之下不过是此山之脚而已,而这云海也只是本派的守山大阵所致。”袁太略有所悟的点头,心中震撼依旧。
老者微微点头受过一礼,看了一眼跟在后面袁太,直截了当的开口便问:“这个便是你所说的本座先师的后人吗?”
还好中年道人思考了数息的时间便似恍然一悟的又问道:“这紫云真人可是本姓为乔的?”
又是一盏茶的功夫,小童子又蹦蹦跳跳的回来了,玉牌已经不在手上。童子对中年道人说了几句什么,做了个请的手势。中年道人一揖谢过,回身招呼了袁太一起进了门。
只见所有上山的凡人经过之时几位道人并不询问,只是其中一个道人手中不知拿着一个什么物件,一手掐决对每个经过的凡人略微一扫便任其上山了。
见过了玉牌,中年道人的态度又更亲切了一些。顿了顿言道:“既然如此的话,山人倒是另想到一点。这紫云真人虽然早已坐化,但是,却还有一个嫡传的徒弟仍在的。并且还是本派的外务堂掌堂和派中长老。不如我带壮士去引见一下这位胡长老,只是胡长老愿意不愿意见你我就不清楚了。”
驾云飞行的速度极快,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已经快升到半掩半露在大片的云海之中的山顶了。
当然闲逛还是其次的,主要还是先找一家价钱合适的客栈,袁太打算先休息两天恢复一下状态的再去实行自己的计划。
一路行来,果然有不少的镇子中的凡人成群结队的在山道上来来往往,往上的大多都是身背一些物资,而下山的则多是空手而归。
眼前的景象又将袁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云海之上竟然犹似另一番天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