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团信任之言,没有之言她也没机会做这件事,见不见另一个合伙人,实在没什么。
大一时偶一次闲聊,俩人惊讶地发现小时候竟上过同一个托儿所,原来之言就是当年如线团一样,跟着祖母去单位托儿所的那个小男孩!
到底赚了多少也没跟爸妈讲,分的红利存在卡里没花多少……
一个穿着白色篮球背心,露着鼓囊囊块状臂膀的男生扭过头来,眼睛微眯了眯,“你怎么来了?”
之言只是被秦珂预料外的反应影响了心情,稍倾恢复过来,觉得线团说得有道理,既然是他动念想做公司,要说服伙伴加入,就应该拿出诚意与可信服的商业计划来……假使秦珂真的没有精力来合作,也可以请他在起步阶段时出手相助。
销售由朋友负责联系,他抽取一半的利润。
没有秦珂负责销售是硬伤,之言自我感觉对设计生产面料这些环节已经颇为熟悉,但市场销售,他当真是不会做啊……
语言学霸早早给自己定好了职业规划,做涉外导游,带外国人在中国旅游,领中国人到国外旅游。
回想起来满满都是爱!
之言的沮丧在所难免,线团看了就安慰他:“……别急,不然再找秦珂谈谈?”
长得最白净阴柔的男生之言,与线团来自同一个城市,是老乡。
她知道他叫秦珂。
就算秦珂说他之前是玩票性质的,在他未来的职业计划里不包括做这个,但谁会嫌钱多呢?
唯独没有想到秦珂会不同意……
他微怔,将手中的球随意扔给了同学,在篮球架下胡乱放着的矿泉水中取了一瓶,一边仰头灌水,一边伸长腿几步迈过来……
++++++++++++
线团与之言相视而笑,她倒没这个想法,只是祖母去世后,凡是与她老人家沾边的事,都能引发线团无限的爱屋及乌之情,何况还是那么单纯呆萌的幼儿园时代?
生意很好做。彼时市场上这类产品很少,要么是直搬硬套传统味浓到呛鼻的,要么是做工用材不讲究粗糙滥制的,象线团之言的产品,经过精心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且做工精细,价格贵几倍也不愁卖。
他们学校是艺术类院校,男生们走艺术范魏晋范阴柔范的,唯独不走肌肉猛男范儿的……
班上的几个男生如大熊猫般珍贵,被全班女生呵护着,什么活儿也不舍得让他们干,大家已习惯性地将他们当成弱小照顾,没人指望这几片绿叶某一天虎躯一震,遇事迎头先冲上去。
原来他就是秦珂……够壮的!
他甚至都想好了如果线团不同意,他应该怎么说服她,如果说服不了,那么备选的人可能会是谁……
大三那年暑假,之言跟线团商量:马上大四了,然后就是毕业,是去实习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将现在做的发展起来,比如成立设计公司或工作室什么的……
这位朋友是之言认识的,外校一个旅游专业的大学生,英语超好、日语超棒精通四国语言的那种学霸。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他很忙,要上课要带团还要销售产品,日程排得满满的。他与之言保持频繁的电话联系,能在电话里网络上讲清楚的,绝不安排时间见面,讲不清的或需要送货验货的,都由之言去找他。寻个课间或晚上找个熟悉的寝室猫着,等他在夜色里归来。
学服装设计,少不得要制衣。线团擅长制版,缝纫机却用得一般,之言打版马马虎虎,缝纫机踩得娴熟,做出来的成衣质量,用最严苛的眼光去挑剔,也鲜少有瑕疵。
之言的眼睛亮得发光,他领着线团在场中穿梭,小心避让着可能突然袭来的黑球,语气中不无艳羡:“看!这才是爷们!哪象咱们学校……”
线团与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太亲近,她与之言勤工俭学的事也没与家里详说,只说与同学一起接点小活儿,能赚出自己的生活费。
居然是秦珂拒绝了!
线团与之言成了死党,出入成双,同学们没少拿他俩开玩笑,看他俩的默契互动,这绝对是你侬我侬心有灵犀的节奏……
“太好了!既然你决定了,我们找秦珂商量商量!”
刚进门,向右一拐正对着一排溜五六个篮球场,每个球场上都有不少男生,光着膀子顶着盛夏的毒日头,分成两组在跟篮球与篮筐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