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明末微官 > 第二十三章 吾有大义谁可驳

第二十三章 吾有大义谁可驳

李济世脸色惨白地喊道:“我只是用她们为人质,逼你前来比试,未曾对她们无礼。”

沈重不理李济世,继续说道:“草民二告周世安等二十余人,请托草民直谏天子,有罢方从哲重新启用叶向高李三才等六十余条谏言。草民感其一片为国为民之心便立时许诺,又不愿掩其功而扬个人声名,便当众写下为国事民生谏天子疏,并录其名、述其言,愿天子知民意,朝廷得栋梁,贤人有所用,以解天下之困。然而,当他们看到草民竟是与他们联名上奏,便变脸抢走奏疏,草民才知其人品卑劣,一番慷慨激昂只为唆使草民单独谏言,自己却不敢承担半点风险。如此人品,如此心性,如此行径,如何能厚脸以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国子监生员自诩,请天子朝廷查其心性,厘清清流,勿使小人脏了国子监,损了朝廷培养栋梁的圣地。”

沈重高声道:“我只诉告你的行,不问你的心,我既然领受了圣旨,便代表天子意志,不得轻辱,你既敢侮辱草民及草民得家人,可曾将天子放在眼里。”

魏国公便对着陈公公说道:“即是都无异议,陈公公便整理案卷,据实上奏吧。至于如何处理,请天子圣裁。”

五位官员听了也是连忙点头,都觉得陈公公实在是体察人心、善解人意。

魏国公点点头,说道:“就这么办,让李御史监督答疑记录案卷。老陈你再说说那第二个难题。”

说完,转身对着数万百姓,泪如雨下,一躬到底,起身大喊道:“南京义士有侠骨,万民齐声震玄武。热泪满襟感东海,人间正道传千古。”

沈重继续说道:“草民三诉李济世、周世安等人,挑唆国子监近千生员,强抢草民妾室女眷,在那玄武湖望月楼的娼家画舫进行羞辱。草民想问,文人士子却行此肮脏手段,符合那一条圣人之道,朝廷律法,或是道德风俗。光天化日之下敢如此行事,是何等的丧心病狂、淫邪无耻、卑劣不堪、品性败坏。只要有一位在场的官员大儒,说他们如此行事乃是风雅无罪,草民甘愿承认诬告,忍气吞声不再追究。”

李济世喏喏不能答,半晌说道:“吾只是恨你这奸佞,此心忠于万岁,未作多想。”

其他几人也是一齐点头同意。陈奉便客气地拱手致谢,方说道:“这百姓敲登闻鼓告御状,告得又是我大明朝国子监的近千士子才俊,别说杂家没见过,怕是国公和诸位大人也没经过。如今事情闹得这么大,原告与被告又皆是名流,诉状中还涉及淫邪阴私,怕是上至万岁爷,下到朝廷百官,文人士子,黎民百姓,都死死盯着。咱们会审此案,哪怕再公正无私,只要中间有丝毫不妥,咱们几个都得落个不是。”

陈公公撇着王千户,见他打了个一切正常的暗号,也是松了一口气,便起身肃然道:“王千户,杂家命你带齐人手前去帮忙,记住三条:第一,未得朝廷定罪,诸生员便仍是我大明的读书种子,未来的国之栋梁,不许有丝毫侮辱伤害;第二,百姓乃是国之根本,只可耐心劝解,不得扰民伤民,若是有人按不住自己的手,杂家就请魏国公要了他的头;第三,多派人手宣慰百姓,请他们一起来午门参加公审,天子、朝廷、百官必不负民意,当公正严明审理此案,届时唯公论定罪。若是有假,杂家愿在这午门跪听百姓处置。”

听了陈公公的询问,李御史想了想便恭敬答道:“这成祖爷之前就不说了,毕竟都城北迁,礼制已有变更。成祖爷之后,若有南方百姓伸冤于天子,当由魏国公代天子主持会审,镇守太监听审,其余有司京堂大人不分主次,共同审理。”

陈公公点点头,同情得瞧着摊在地上的二十余位国子监才俊,心里哀叹沈东海的第三把刀,竟是裹挟万千民意杀人,要的不是性命,而是清名,可没了清名的读书人还是人吗。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于是七人商量妥当,魏国公指派五位文官负责收拾场地、四处通告民众,派陈公公负责将涉案人等带到午门听审,自己调了后府军的士卒维护秩序。

众官员瞧着东林党人冷笑,东林之人也不敢出头,竟是没有一个官员有异议。魏国公摇摇头,便对着百姓问道:“南京百姓认为国子监诸生员可有罪?”

魏国公听陈奉将审案上升到忠君爱国的高度,自己在此案中又没个牵扯,马上高调同意。

一众官员听了沈重此言,都是一边冷眼瞧着东林党人,猜测着东林党是否要卷土重来,重燃战火,一边鄙夷的看着这些脸红脖子粗的东林后代。

陈奉听了笑道:“即是李御史如此肯定想必不会错,诸位大人可有异议,若是没有就照此办理如何。”

而国子监祭酒王象春却是生怕学子不干不净,到时候出了篓子,还是自己的首尾,便摇头不愿。

那王千户和部分官员起身离去,陈公公满意地坐下,喝了一口茶,心里给自己刚才的表现打了个优异,想着回去给藏身下面煽动的探子要多赏银子,同时暗赞沈重煽动民意的手段,简单有效,真是个大才。

诸人听了烦忧尽去,都是大笑,纷纷夸赞着陈公公高明。

看着一脸惧色不能作答的李济世,陈公公暗叹一声,沈重亮出的第一把刀就是如此锋利,要人性命么。

在场的一众官员听了全都脸上变色,想不到那些士子竟然真得在光天化日之下行那禽兽之举,还激起了全城百姓的民愤,如今恐怕难以善了。魏国公听了,忙叫来两个指挥使,命他们立即前去救人。

魏国公笑道:“这会审会审,可不就是大伙一起商量着办,老陈你何必矫情。”

沈重听了,上前跪下叩头行礼,起身时用缝了姜片的袖子一擦眼睛,便双目红肿,泪流不止,悲愤说道:“草民一告国子监李济世、周世安等人,记恨天子传召草民进京,不顾天子诏令,借机滋事,此乃藐视皇权,大不敬之罪!”

五位官员面面相觑,虽是不愿意公审,可陈公公说得公正无私、滴水不漏,却是不敢再坚持下去,否则那不忠王事、私心袒护、牺牲百姓的帽子就要被陈公公给扣死了,便只好同意。

魏国公见沈重三诉说完,已是不用再审,便起身说道:“时辰不早,就不耽误了。老夫说过,唯公论定罪,诸位大人可有认为沈重诬告,李济世等人无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