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来人,高仪立刻蹭的一下就是站了起来,走上前作揖道:“不知道三公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在下怠慢之罪。”
“那我就直说了,此次来我是想请高先生相助,成就一番事业。”刘修说道。
马良淡淡一笑:“高仪此人,良略有耳闻,不过了解并不深。”
刘修笑了笑道:“高先生过谦了,昔年高先生以一己之力,说服羌族首领率领的十万大军退却,拯救数十万百姓免受战火侵扰,如此魄力当今天下无人能及。”
“呵呵,三公子说笑了,请坐。”
凭什么士族门阀从出生就可以高人一等,吃穿不愁,长大也可以被举荐做官,而寒门子弟再怎么努力也要受到冷遇排挤,即便做官也只能做小官。
……
刘修一拍桌子道:“哈哈,这有何难。”
“三公子,请。”高仪做了个请的手势。
如今黄盖退军,长沙郡的防务被张虎接管,刘修已经无所事事了。
高仪虽然猜测了刘修到来的目的,但是左思右想也没有猜到刘修的来意,莫非是为了昨天替韩玄开脱,然后来兴师问罪吗,不过看刘修的态度,不像啊。
“季常来了,快坐。”刘修立刻招呼道。
正在高仪猜想门外的公子是谁的时候,一个身穿锦衣华服的少年走了进来。
第二天,就在刘修闷闷不乐的时候,马良走了进来,笑道:“主公,何以发愁?”
“诺。”
不自禁的高仪突然脑海中想起了昨天刘修对自己恭敬的样子,要知道很久没有人这么对自己了,何况刘修还是汉室宗亲,镇南将军刘表的儿子呢。
刘修笑吟吟的上前虚扶一下说道:“高先生客气了,不请自来,有些唐突,还望高先生不要怪罪。”
想起自己四处奔波数年,却仍然一事无成,如今却只能屈居一个小小的食客,心里就不是滋味,那些理想,那些报复,在一次次的冷眼中,一次次的拒绝中消磨殆尽。
突然高仪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刘修的面前,双漆跪地,俯首拜道:“三公子胸怀天下,立志高远,听君一席话,仪实乃汗颜,如若三公子不弃,仪愿效犬马之劳。”
“呵呵,高仪此人热心出仕,如果主公为其许诺一官半职,想必招募不难。”马良笑呵呵道。
刘修也不客气,径直走到榻前落座。
好一会,高仪才叹息一声道:“多谢三公子的美意,我现年已知天命,蹉跎岁月半生,一事无成,早已无心出仕,只想安稳的过完下半生,何况仪愚钝,恐难当大任。”
“高先生可曾闻姜公古稀之年,于渭水之畔遇文王,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不世伟业,名垂千古,而高先生不过五十有余,正直壮年,如何能偏居一隅,辜负大好年华呢。”
高仪诧异的看着刘修,刘修也是十分的真诚的看着高仪。
“启禀先生,门外有一个公子求见。”
“这……。”高仪怔怔的看着刘修,不知如何是好,其实虽然对于现在的官场早已失望透顶,但是高仪的内心深处还是埋藏着一颗建功立业的心,只是这些在不断的打击中将热血的心埋藏在心底。
说完,刘修诚恳的看着高仪,等待高仪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