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之人立刻说道:“快请。”
李珪的脸色一变,道:“莫非机伯支持三公子吗?”
刘修与马良、高仪相对而坐。
新野,位于襄阳东北百里之外,淯水东岸,隶属于南阳郡管辖,虽然新野只是个弹丸小城,然而此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年光武帝刘秀便是在此地起兵,中兴汉室,开启了东汉的新篇章,它北接宛城,是曹操南下的必经之路,刘表当年命刘备驻扎在此,也有让其防守荆州北部门户的意思。
“为主公分忧,乃臣子分内之事。”马良拜首道。
而在右侧,同样坐着两个大汉,其中一个身穿绿色大袍,身高九尺有余,膀阔腰圆,丹凤眼,赤面长须,微闭的双眼,看起来有股淡淡的傲气,而在绿袍大汉身边的是一个身高八尺有余,身着黑袍的大汉,此大汉长着一双大环眼,络腮胡须,面黑如碳,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伊籍也回以敬意,不过心中却在偷笑,李珪虽然忠心,但是缺少变通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根筋,他根本不知道有些事情是硬来是行不通的,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
“呵呵,虽然有名无实,然而欲成大事,名分很重要,有了名分主公方可以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没有名分,主公麾下的兵马会受到限制,若无荆州粮草支持,根本无法发展。”高仪笑道。
李珪十分疑惑对着伊籍问道:“机伯,今日堂上为何要表走三公子为南阳太守,珪十分的不解,还望赐教?”
“既然斗不过,那不如远走方可避祸,而且我相信这也是主公的意思。”伊籍跟随刘表三十多年,自然十分清楚刘表的心思,今天刘表刚开始之所以会说让刘修跟在自己身边的话,无非是一种试探。
四人正在随意的交谈着,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兵来报。
等待小兵离开,为首之人才面向手拿羽扇的青年人,道:“军士可知机伯此来是何意?”
刘修笑道:“此也是子规之谋略,只不过如今南阳郡大半在曹操手里,我这太守当的也是有名无实啊。”
“季常以为如何?”
送走李珪,伊籍不动声色的回到住处,没过多久一辆马车驶出后院,除了襄阳,向北疾驰而去。
柳庄内。
“珪资质愚钝,还望机伯解惑。”
李珪之所以如此毫不忌讳,对伊籍直言,是因为在他看来伊籍也属于刘琦一派的人,因为他与刘备交好,而刘备由于刘琦关系匪浅,所以李珪自然而然认为伊籍属于公子琦的人。
如今刘琦、刘备、刘修势弱,只有联合才能生存,这也是伊籍比李珪更聪明的地方。
“良愿意前往,我与玄德公帐下军士中郎将诸葛孔明有过交往,此人之才能可比管仲乐毅,自可领会主公之意。”马良道。
“如今荆州内部军政大权皆由蔡德珪与蒯异度掌握,你觉得三公子留在襄阳能够斗得过他们吗?”伊籍反问道。
“这……,若如此便只能与刘玄德共同抵抗,由荆州后防的支持,必可以阻止曹操南下的脚步。”高仪犹豫了一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