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厮眼前一亮说道:恩,你说的那个杜威我是知道的,他是辽东总部李如柏将军的养子,我钦点的武状元,此子天资聪慧,勇武过人,而我听说那个在辽东战场上大败满清鞑子前锋的杨辉和蒋塞还是杜威收服的悍匪呢!
如果不是方从哲大人拼命催促快战,大明朝的军队也不会失败的这么快,所以萨克浒之战明军大败,方从哲方大人是有责任的,可是这个责任太大了,他不想背,可是,这么大的一个黑锅,找别人来背似乎不太可能。
显然,万历老爷子这句话是很重的!
因此,在明成祖之后的皇帝都有了一个共识,欲想在这濒临边关的北京城中过段安生日子,辽东大地是一定要守住的。
所以,中原皇帝对于这片辽东大地还是非常重视的,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重视就变得更重了!
领导说啥就是啥,让我做啥,我干啥!
这家伙却哈哈一笑说道: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皇上给我爵位却不给我官职,无非是想要我踏踏实实办事,不要有外心,此可谓只给权力而名利啊,不过,皇上到底还是把我想的简单了,这拿到手里的东西才是实实在在的,口头上的都是虚的!
老爷子的话很明显,意思就是,这人我看行,你觉得行不行。
方从哲,此时的明朝第一首辅,从公元1614到1620年,万历皇帝烟气之前,他都是宫里头说一不二的人,从资历上面看也是一个大混子。
不过,万历皇帝到底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在当时那种政治斗争如此残酷的时代,泛泛之辈是守不住自己的皇位的,如果万历皇帝没有点本事的话,他别说稳坐皇位几十年了,就是几十天也不可能!
“哦,方大人按你的意思来说,我大明军的战败,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一点都没有占到,即怪不得军部,也怪不得文臣,只能够怪满清鞑子太过英勇了吗?”
因此,这方从哲方大人眼珠子一转,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说道:皇上,既然杜威公子如此能干,我们不如买个顺水人情给他,您看这辽东大地是李家世世代代经营的,从李家先祖李成梁开始到现在已经历经两代数十年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对于方从哲说要破格提升杨辉和蒋塞的事情,万历皇帝只是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就不再追问了,可是,这方从哲一提到杜威,万历皇帝就好像吃了兴奋剂一般。
可好在万历皇帝此时虽然老眼昏花,病入膏肓了,但是,因为其对李家的一贯重视,所以,对于自己钦点的这位武状元杜威,万历老爷子还是重视的。
可谓是根基稳固,现如今我们不如将这块地方赐给杜威作为封地,让其有任用提携官吏,收取税负,制定法规的权力,皇上您看这如何啊?
但是,名不见经传的人之所以受到提拔,除了历史特殊时期的需要,也因为有人赏识,而杨辉和蒋塞背后最坚定支持者,可不是这位方大混子,而是杜威。
反正自古以来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就是,事情干好了领导英明,事情做不好属下无能!
所以,只有迁都北京,到自己驻守过的老地方才算是个事儿,但是,当时的北京一度距离边关非常的近,这少数民族只要一有点实力的就冲过来了。
在京城乐呵的万历老头子,虽然每天奉行的是吃喝玩乐主意,对于手下的大臣们采取的是不问,不理,不管等方针,可是,当前线战败的消息传来时,万历老头子到底还是急了!
因为,老头子的不管,不问,不理,不是什么都不管,他是小事不管,大事必办。
这其中就包括杨辉带领的先锋军在一座边城外痛击满清鞑子的先锋军,使其损兵折将上千人。
也许杜威就是万历皇帝的私生子吧,要不这老东西怎么对杜威这么重视。
另外,在万历年间的万历虽然是一个奇葩,但是,万历一朝的最后一任首辅方从哲也是一个奇人!
退一步说,如果这杜威是个不争气的,把辽东给丢了,自己也可以想办法把一切责任都推个他。
因为,方从哲总不至于说,那天发出命令的时候,我回家吃放去了,是我手下人没脑子,代替我发的,等我回来命令已经发出去了,所以,我是真不知道啊皇上!
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平时这位方从哲方大人想要见老爷子一面,三请四催都不能够,而今天他却遭到了万历皇帝的接见,可见,老头对这家事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