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贤楼三层的包间内,一扇窗户正对着大理寺的门口,此刻窗里一个女子神情冷然的站立着,望着大理寺的门口一言不发。
听了这句话,那叫紫苏的女子才转了身,慢慢的坐在了八仙桌的一角,细细的看去,从窗外还是能一眼就看到紫苏,却是看不到说话的方雅歌。这是紫苏有意将自己暴露在明显的位置,而角落里的方雅歌就相对安全的多。
男子一脸的暧昧,说话的声音可不小,让周边的人听了个清清楚楚。于是人群间风一般的传开了一个消息,有人见不过御史张清陷害方将军,敲了登闻鼓为方将军叫冤了。
“乱臣贼子,御史张清,陷害忠良,天理难容”
可是现在,才出了方将军乱抓平民百姓的事,现在风头这么盛,他这里要是落了什么口实,岂不是自找麻烦?他可不比方征云有个皇上大舅子当靠山,兢兢业业的混到现在,也就是个三品,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那被京城指挥使司抓走的正是安兴邦大人的子女,现在这家人才真的算是家破人亡了……”
紫苏一本正经的说着,觉得自己越来越像白芷了,不是她想要当管家婆,实在是郡主太能折腾了。前两日安排了太子和安银霍见面,居然想出让安银霍敲登闻鼓状告张清的计策,此刻更是掺和进来。
也曾有那被贪官欺负的狠了拼了命想要上告的,但是官官相护之下,三十下杀威棒足以要了一个人的命。久而久之百姓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所以有的人宁愿拦路喊冤,也不去敲那登闻鼓了……
“王公子你是说,这件事情是皇……”张公子脑子慢,反应过来下意识的开口,惊了王公子一身的冷汗。
只见一个身穿五品官服的中年男子跑了进来,闷热的天气里穿着厚重的官服跑了一段路,此人进入室内已经是一身的汗。
除此一层,鲜少有人去敲登闻鼓还因为这敲鼓的后果很可怕。自古贵贱不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何况是在数万的读书人中脱颖而出当了官的,那身份自然是贵,平民百姓即使是良民,身份也不够。因此律法规定,凡是敲登闻鼓者,杖责三十再问缘由,这也是为了防止那刁民无故滋事。
白衣男子夹了一口菜,满脸的不以为是的回答道。这三人正是国子监的学员,此刻在这楼内相聚,聊得自然是这几日最热门的话题。
……
施远道有些呆愣,有人敲登闻鼓?这是哪个愣头青,要是在平日也就算了,把人威吓一顿,一般这样的平民百姓也没什么见识,吓唬两句自然就退缩了。
“是啊,一向都是御史告别人,我活这么大的岁数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要告御史的,这还真是稀罕事。”
“郡主,我们在家等消息就可,为何还要来这里呢?人多事杂,冲撞了郡主如何是好。”
“这御史张清是什么人?”有个老汉年纪不小了,虽然知道御史是个官,但是却是不知道是个什么官。
“我听说,那被害死的两人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有身份背景的。”说完眼睛一转,果然见两个同窗一脸的疑惑,就知道这个消息一般人还不知道。
说完夹了一口菜在嘴中,一边嚼着,一边还摇了两下头,表示遗憾。听了王公子的话,其他二人都有片刻的恍惚,怎么事情这么巧,方将军抓的是安大人的子女,而且还死无对证,这难道是……
来的正是大理寺少卿郑瑞,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气喘吁吁的回禀道:“启禀大人,是有人在敲登闻鼓。”
……
“这御史可是个大官,您不知道,就是这个御史正是将方将军在那金銮殿上给告了,说什么乱抓平民百姓的,没成想,这会倒是让人家给告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自然记得,那安兴邦大人也是够惨的,一朝身死,清名不保啊!”
“呵呵,口误,口误,今天喝多了,我看我还是先回……哎,那个人在干什么。”
“这事现在满京城还有哪个不知道的,方征云大将军纵容手下逮捕寻常百姓,冒领军功。”
“郑瑞,你派两个衙役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先把人带进来再说。”施远道打定了主意,派了郑瑞先去查看。
“张公子慎言,我可什么都没说,我就是告诉你们内情,有些杀头的话张兄你可要想好了再说。”
“哦,王兄可是知道什么内幕不成?”这时一直听曲的蓝衫公子将注意力从唱曲的小娘子身上转回,接了话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