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当官的真是没法讲理。
“哈哈哈,好一个不敢居功!这后生倒是巧舌,不过杨陵,你一记药方治了城中的腹疾,成了能人,有的人心中可是不服气啊!那些医署的官医和郎中,一个个较着劲,眼巴巴的等着瞧你,看看这压过他们一头的小神医,是何等人物呢?”
“哪个是杨陵?”宗泽开口了,声音粗重,如虎啸山林。
“大人说的是什么事,草民冤枉的就是什么事!”
宗泽闻言点头,道:“你可还记得此药方之名?”
少时,李侃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背着药箱子,颤颤巍巍,郎中打扮的老头。
“你什么事冤枉?”
“草民年幼时曾得过类似的腹疾,幸得一位路过的江湖郎中验看,赠与药方治病,这腹疾曾险些害了草民的性命,因此记得纯熟。”杨陵信口胡诌,张嘴就扯。
不是传召自己和骆飙来问关于跳井那档子事的吗?自己算是原告好不好,要骂他也应该骂骆飙才对啊?
宗泽表面上说是辩证药方,实则却是找了个人证!
更何况这家伙还认识钤辖,而且好像在知府也知道他的名字,虽然不知道姓杨的是怎么做到的,但骆飙已经是深有顾忌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啪——!”宗泽重重地一拍桌案,将上面的卷册和笔墨砚台震的直飞。
说罢,宗泽冲着门口的李侃使了一个眼神,便见李侃会意,转身出堂去了。
英雄和恐/怖/分子,有时候差的或许只是一个称呼,而这个称呼,要看他们站在什么位置上。
也难怪,在历史上能被评价为抗金英雄,三年之内连上20道伐金奏折,一个临死都不忘北伐金族,一心想要跟金人火拼掰腕子的好战分子,你能指望他有多儒雅,多文明?
正堂大厅乃是知府与文武官员商讨政务,军务的主要场所,像是杨陵和骆飙这样的民事纠纷一般都是在西面的侧堂审理。
还是先主动承认错误为好。
宗泽点了点头,突然道:“还算能言会道,你那张药方,老夫找人辩证,与京中太平惠民和剂局的成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太平惠民和剂局的药方,都是京中之秘,不曾外流,你从何得知?”
想想也挺闹心,骆大少爷被揍两次,两次吃憋,却偏偏没有办法报复。
历史上的宗泽,进士出身,历任县尉、县令、通判、寺庙主管、台谏等多职,算是个实打实的文人。
骆大少爷现在的感觉是流年不利。
心里一百个鄙视,面上杨陵可不敢,知府是这磁州的老大,杨陵活的不耐烦了,敢跟他较劲子。
“草民杨陵(骆飙)见过知府大人。”
宗泽从政务要卷上抬起了花白的头,一双虎目瞪的浑圆,来回在杨陵和骆飙之间扫着,眼中光芒似包含着闪电,来回不停的‘唰唰’两人,‘唰唰’到谁,谁就不由得是一个冷颤。
宗泽闻言道:“藿香正气散……嗯,老夫在京中之时,偶然倒也是听太医局的人说过,想不到和剂局的秘方,竟然也流至民间,罢了!总归你献上此方,于磁州百姓,可谓是积了无量功德,老夫替磁州百姓谢你了!”
宗泽闻言,哈哈大笑,白胡子笑的直抖。
‘杨陵,瞧瞧你做的好事!’……你家夸人有这么夸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