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刘磊、赵顺、张家斌、君耀四个死党鼓掌是最卖力的,简直就是在瞎起哄凑热闹。
“滚出教室!”
程可淑眼中闪过极为复杂的神色,这个看起来似乎十分普通的大男孩,忽而变得高深莫测。
王老师说:“好,程可淑同学,就由你来朗读一下谢言的作文,注意音准饱满,不一定要抑扬顿挫,但必须以思带读。”
如果写出这样大气磅礴作文的人都是差生、烂泥的话,那么他孙浩东是什么?连差生都不是的白痴?
程可淑的好友李芸,突然忍不住问道:“谢言,不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吗?怎么是三千多年呢?”
谁是垃圾一目了然!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heartwillgo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一些激进的同学口水喷溅,怒目而视,撸起袖子,火冒三丈,如果不是老师压制着,就要冲上去揍孙浩东了,连他的表哥孙悍都在第一时间撇清了关系,站在了同学的这一边,他知道是什么叫众怒不可犯!
“三千多年来,汉服影响了整个亚洲的服饰体系,在每个时期却有不同,她代表不了周朝,代表不了隋唐,同意不代表今天,它就是一个民族符号,无法代表却见证着秦汉,见证着隋唐,见证着大明朝,见证着古今和未来,她与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
有的同学热泪盈眶,有的同学感觉鼻子一阵酸楚,想哭又哭不出来,莫名心伤。
当程可淑朗诵完最后一个字,教室里爆发出了更热烈的掌声,连在外面走廊经过的人,都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
“你可曾想,那时节蒹霞苍苍,青青满目的是子衿,悠悠于心的是罗裳,轻裾飘繇着流动的思绪,将流风挽回,让曲水流觞。”
“好。”谢言沉稳站起来,目光平稳,凝静,缓缓的走上了讲台,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漆的黑板上飘飘洒洒的写着字,粉笔灰簌簌的落下且飞扬着:“千秋青史,不忘衣冠,为天有汉,鉴亦有光!”
“我醉心于传统文化,你笑我复古迂腐,我倾心于传统衣冠,你笑我怪异成疯。可是为什么你能如此理直气壮,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弃如草芥?为什么你能如此问心无愧,将自己民族的服装百般嘲讽?”谢言大声喝问孙浩东!
“你是否还记得,中华文明,璀璨辉煌,它自五千年来,始于炎黄,你是否还记得,华夏大地,厚重苍茫,它自五千年来,即是吾乡,你是否还记得,中华民族,勤劳字去,它自五千年来,立国兴邦!”
他顿时羞得一阵红一阵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班门弄斧、自取其辱,被人家耍着玩,还自以为是什么都懂的尖子生,简直就是跳梁小丑,上蹿下跳的,如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隔应人
教室底下的同学齐声的喊道:“程可淑,程可淑!”
“说了那么多,你就给我们介绍一下汉服的样子吧?”李芸不依不饶的问道。
“好,汉服的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基本形制有:衣裳、深衣、袍杉,襦裙、襦袴;组成的结构有:首服、体衣、足衣,配饰。”谢言为底下的同学一一讲解,恰好他以前曾深入研究过汉服的服饰,不然今天不解释完,还真的下不了台,绝对会被同学问的烦死。
孙浩东早就将这次的范文视为了自己的囊中之物,谢言这样的举动就是在啪啪啪的打脸,简单粗暴,打你没商量。
谢言目光深邃,并不怯场,用一种平淡的白描手法娓娓道来:“汉族是民族大融合的特殊民族,加上历史悠久,汉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我们无法只用言语来概括汉文化的所有内容,今天我要说的就是汉文化的一种体现——汉服!”
“想要!”面对如此吊胃口的老师,同学们虽然‘不愤’,却还是大声的齐齐喊着:“谢言来一个,谢言来一个!”
“你可曾想,在那个暮雨苍茫的海上,在那个落梅成簌的山冈,折戟残剑埋葬了千年的叹息,火光冲天里却挺立着壮士的脊梁,尽管在夕阳的背后,神舟荡覆,不复冠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