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言木立在那里,脸胀得通红。
现在不去想这个,不去想,总会有办法的,总会有奇迹的。
当董欲言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她熟悉的杏林堂大门时,已是日落时分,董子浩正坐立不安的在前厅徘徊,猛然听到脚步声,一抬头,见是姐姐来了,便扑了上去,紧紧的拥着董欲言,放声大哭了起来。
“没事了,没事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她紧紧拥着子浩,嘴里喃喃的道。
“我真的不舒服,我,我胸口痛,你给我摸摸。”那男子说罢,就当着欲言的面解开了胸前的衣裳。
“哟,姚妈妈你不认识杂家了啊,杂家是永安王府的邱竹风啊,我是来给你家小姐送请帖的。”这位邱公公红光满面,眼睛弯弯,鼻头肉肉,看上去倒是一团的和气。
后来董成谨犯了事,据说永安王还帮着说了些好话,董成谨才免于极刑,改为流放,后来董成谨死于流放途中,这永安府也就与杏林堂再无来往,怎么今日会派人拿了名帖来相请呢。
每过一天,董欲言的心就慌一分。只是这日出日落,却是每日照旧,没有丝毫的迟滞,转眼就到了二月下旬。
“你积点口德好不,我家小姐哪里说就一定要卖给,卖给那里了!”姚妈气得话都说不连贯了。
“哟,你们当家的还挑客?我就不要那个老废物给我看,”那男子斜眼看了一眼白发苍苍坐在那里的詹季善,然后直直坐到了欲言对面的凳子上,从怀里摸出十枚铜板,扔到了桌上了一个小钵内,然后笑嘻嘻的道:“我就是想来看看杏花郎中的,你家的规矩我晓得,把脉先付钱,我钱付了,你总不能不替我把脉罢。”说罢,他很自觉的卷起了袖子,露出了自己的胳膊。
“我全身都不舒服。”那男子说罢,便笑嘻嘻的向欲言跟前凑去。
“公子还是先请让詹先生把把脉吧,詹先生若拿不住,再让董先生给您瞧瞧如何。”姚妈陪着笑道。
董欲言依旧天一亮便穿上那件对襟直裰的褐色男式郎中袍,头上端端正正的带着方巾,拜了祖师爷董奉的画像,然后坐在杏林堂那古老陈旧的大厅中的一张老式松木诊桌前,静候病患来诊。
欲言微微吃了一惊,不敢接过请帖,只带着几分疑虑的神情道:“贵府该不是哪里搞错了吧,我如今算是什么名门小姐呢。”说罢,微微自嘲一笑。
欲言闻声向门口望去,却见一位身着蓝色飞鱼正式宫袍的无须年轻宦官手持一张名帖站立在门口。
门吱呀一声推开,一个衣着不可谓不光鲜的年轻男子摇头晃脑的溜达了进来。
董家自从被抄之后,难免有点惊弓之鸟,见到穿这等服饰的人,就觉心惊肉跳。
只是不管如何,这杏林堂现在还是在照常的出诊。
就这般,杏林堂迎来了最冷的一个腊月。
“我以为我能赢回很多的银子,我知道姐姐很辛苦,我只是想帮一下家里,呜呜呜——”董子浩哭到后来几乎脱气。
董欲言眉头一皱,终于还是忍了,自从她出道以后,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只要能收到诊费,但凡能忍的,她终究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