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的弟弟叫做唐振国,听唐父说是让什么有学问的人起的,兄弟俩都觉得还不如叫唐海之类的,随便起一个,振国和叫跃进没什么区别,就是比别家迟钝了一些年……
唐振国也知道哥哥打工辛苦,学得很认真,小梅家请客唐家也是随了礼的,唐振国就趁机问了一下,能不能教自己。今天是他过去学习的第一天。
……
这村子也就三百户,老唐的爸爸,也就是唐海的爷爷,其实是入赘过来的。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唐父这才想起这件事。
一辈子最远也就去过一次省会的老唐,怎么也弄不懂舆论博弈,想想大儿子从小就聪明,去国外应该也不会吃亏,老唐就没想太多。
也不是因为穷,唐海的爷爷的爸爸,也就是唐海的曾祖父,当初还是个大山匪,有钱也有田。
屋子挺大,得有一百五平,还带个五十平的院子。
结果现在大黑狗都第三胎了,唐海还是在美国。
正在这时候,唐父脚边趴着的两条狗突然站起来,朝着门口冲去。没有叫,说明是小儿子回来了,唐父唐母看向门口。
不过村里的房子,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附近估计二十年都开发不到,再大也不值钱。
老唐是个知足安乐的人,笑眯眯走在仅容牛车通过的小路上,两旁就是村里人的住宅。
老唐推开院门,一只小黑狗在翻院子找草吃,还有一只大黑狗在大门口懒洋洋的躺着。
还记得五保户刘老哥天天笑自己,说自己忙着打工娶媳妇,然后忙着打工修房子,接着忙着打工养孩子,接着又有一个孩子。哪像他,赚到多少钱都自己用,一辈子好吃好喝的,老了政斧还帮盖房子……
到落座后,唐父故意把鱼丸多的一面转向唐家老二,然而唐振国年纪虽小,却显然懂事得很,率先夹了一小团酸菜来下饭。
以前还有更破的房子,是五保户的,不过政斧拨款建了五保户楼,两个五保户运气好,都接走了……
“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不过也该回来了吧!”
泥砖房子说明人丁不旺。好在村子都是建在半山腰的,下面平点的地都拿来做农田了,这种地势也不怕雨。
“刘老哥好久没过来串门了,五保户楼太远了还是怎么的。”唐母身上也背着不少东西,面目慈善,就是估计吃得不错,比唐父都壮。想想唐海一米八的身高,再看看比唐父都有力气的唐母,就知道唐父把妻儿都照顾得很好。
【感谢艾文·泰勒、超点gm、堂前燕、与一狼共一舞,四位书友的打赏!】
干一天活儿太累,晚上唐父吃不下饭,就去开了一瓶啤酒,随便拿点剩菜做下酒菜。
罐头她不会开,不过这箱食物里有丸子,这东西她至少见过别人怎么弄。
大儿子在美国打工,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有时候说鞋匠,有时候说做厨师学徒,还搞香肠,养鱼,现在又说卖罐头……
唐家老二进门随手就把一张乱放的椅子摆整齐,然后又把鱼放厨房挂着,打算晚上再用盐腌一下。
这边条件很艰苦,哪怕本地保护正策,本地学生录取分数线很低,山村学生要考好大学也难,首先要读书的就得猛看书,劳作就少了,家里其余人就要做更多。像唐海吧,唐父唐母一开始真的要卖血供他,抽血前要喝很多盐水,不然抽完直接抗不住,后来更是卖过血清……
小梅是隔壁村的,家里肯定也是一片血泪史。
老唐其实并不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