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无笛心想,男儿大丈夫,既已仗剑走江湖,岂能畏首畏尾?何况九阴真经他志在必得,杀父之仇不能不报,这一出江湖,不搅出一番风雨来实在不能甘心。但为了让母亲安心,就安慰道:“娘你放心,孩儿有分寸的。”
岳无笛觉得歌词似曾相识,似乎在哪里听过,他还没来得及细想,苏柔又唱道:“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是岳无笛,这里是南宋,有三国交兵,有江湖武林,中原有五绝,藏边有金轮。有九阴真经,还有九阳神功。金国残暴,蒙古在磨牙,大宋将葬于南海。我何去何从?”星空下少年在独语,“一个来自天外的灵魂,能够改变世界么?”岳无笛在庭院中悠悠地踱着步,陷入了沉思。
岳无笛瞧着母亲背影,心中愧疚,只喃喃地道:“我不会有事的,一定活着回来,我还要把杀父仇人和九阴真经带回来给您看!”怔怔地出了会神,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从怀里掏出武穆遗书,这纸张是用药水特制,浸水就显示武功秘要,水迹一干,就变回兵书战策。
当下岳无笛道:“娘,我明天就出发,你一个人在家好好照顾自己。”
岳无笛问道:“辛大人在临安么?我想去拜会他。”
苏柔却不回答,只问道:“你知道这首词是辛大人什么时候写的么?”见岳无笛摇头,苏柔接着道:“十年前,辛大人被免官闲居在江西上饶。那时陈同甫去探望辛大人,两人都是力主抗金的志士,在铅山鹅湖相会,商议抗金大事。临别前,辛大人为陈同甫赋词一首,就是这首破阵子了。”
苏柔笑道:“辛大人在上饶隐居,你要去拜访,尽可以去,你也长大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时候外出游学啦,娘再也不拦你。”
苏柔道:“阿笛,你学着唱一遍。”
岳无笛恍然大悟,这不是辛弃疾的词么?前世语文课上学过!当时岳无笛学这首词的时候,喜欢的不得了,有好几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复朗诵,追思辛弃疾的壮烈英风,神往不已。只不过时间久远,又相隔了两世,加上苏柔是用这首词特有的曲调唱出来的,才一时间没有想起。
岳无笛大为惊喜,三年前他五脏丹田初步开辟时,就已经想着出去行走江湖了,奈何苏柔坚决不许。岳无笛知道,一是他那时年纪幼小,二是苏柔是担心江湖凶险,怕他和岳朝一样被人害死。但他武功已成,自信只要不遇上五绝高手,天下大可去得,哪有什么畏惧。
岳无笛道:“这首词与其说是赠给陈同甫的,不如说是辛大人的自我独白。可惜辛大人现在上饶,不然我明天就去拜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