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零售市场的垄断,实际上就是对销售渠道的垄断,而一个企业一旦垄断了销售渠道,那么就等于是把握住了大批产品供应商的命门,你的产品再好,做的广告再多,人家不给你上架,不进你的货,你就没有销路。一个大型的超市连锁为什么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里。
如今苏联正在陷入崩溃,这种崩溃绝不仅仅是权力构架上的崩溃,还有整个社会层面的崩溃,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市场体系。当旧有的那种计划体制被完全打破的时候,整个市场将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白。举个例子,一家服装厂因为没有计划配套的订单,很快就会倒闭,而与其相关联的,就是一家甚至多家棉纺织企业会失去相应的订单,同时,一些国营商店将会失去这个服装厂提供的商品,可以说是整个经济链条都断裂了。大和运输株式会社与罗森株式会社抢在这个时候进入苏联远东市场,连锁便利店灵活的经营方式以及充足的供货渠道,有很大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抢占远东各个大小城市的零售市场。而苏联原有的国营百货店,在罗森连锁便利店的冲击下,估计连招架之力都不会有,关门歇业是必然的。
在此之前,陆寒与日本三井一直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双方的合作非常愉快,最近两个月,远东煤炭联营无论是配额内的出口,还是配额外的走私,出货量的绝大部分,基本上都被三井接收了,而且价格上,要比国际交易价低了不少。
大和运输株式会社就更有名了,其名下的服务品牌就是世界知名的宅急便,这家企业也正在东亚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迈的步子非常大。
吉村秋明,日本大阪人,75年便加入了刚刚创立不久的大和运输株式会社,十多年熬下来,他可以说是一步步陪着这家物流公司成长起来的,如今,更是成为了公司事业拓展课的课长,同时还是股东之一。
面对这一次的事端,陆寒打算采用两手行动。第一手,就是计划通过三井向两家株式会社施压,迫使他们放弃在远东的规划,他愿意花高价将这两家株式会社此前收获的成果购买过来。第二手,就是通过他现在掌握的资源,直接向两家株式会社施加压力,让他们认清楚远东不是日本,也不是别的国家,这里遵守的不是商业规则,而是权力至上。
罗森株式会社,大和运输株式会社的联合,实力强大,他们在统合远东运输行业这一个棋盘上,落子显然要先于陆寒一步。不过那又怎么样?陆寒现在已经把远东看成了自己的盘中肉,有人下筷子,他可以忍,可以接受,但要是想夹走他看中的那块肉,对不起,他是要动拳头的——哪怕大和与罗森的背后明显有日本这个国家的支持。
就在与阿斯科利德机械制造厂代表见面的当天晚上,吉村秋明谈判团队的一个重要成员,他的行政助手村山芳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被警察逮捕,原因是从事了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非法交易。这种解释只在苏联才有,说白了,其实就是**被抓了。
罗森株式会社,大和运输株式会社。这就是陆寒目前的竞争对手。
就像大和运输株式会社与罗森株式会社在远东进行的这次合作,这种思路可以说是与陆寒的思路不谋而合,以物流激活连锁便利店的供货渠道,再以便利店的连锁网络来支撑物流网络的后续发展。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利**速抢占市场,还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等到两个平台都顺利发展起来之后,还能迅速向周边各个产业辐射影响力。
陆寒很生气,后果就很严重,而最先感受到压力的,就是那些吃他喝他拿他,并与他利益一致的人。这些人感受到了压力,第一时间就是要把这份压力转嫁出去,于是,才刚刚与阿斯科利德机械制造厂代表见了第一面,察觉到对方也有意出售红旗第一运输公司的吉村秋明,还没得及庆祝,就被一大堆麻烦砸了个满头包。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毫无疑问,其结果,就是超市的经营者可以很轻松的进入房地产领域,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再有,苏联未来一段时间的混乱是必然的,金融系统的崩塌也是必然的,当银行在储户心里丧失信誉度的时候,那些潜在的储蓄总是需要找一个存放点的。在这个时候,超市经营者就可以以其繁荣的经营境况,给投资者足够信心,从他们那里拿到银行都轻易拿不到的存款——这就是所谓的民间融资,当然,叫它非法集资也无不可。
目前,日本经济已经陷入停滞,三井在此前泡沫经济的扩张中,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与陆寒的贸易,可以说是这一年来,三井旗下三井物产获利最为丰厚的商业活动之一。为此,半个月前,其社长专门派了他的执行助理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拜见了陆寒,并邀请他去日本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