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陶应重新拿起来一杯酒一饮而尽道:“曼成可留在徐州,我姑且接受你所托。你们二人,我无心杀你,他日曹操来到,自当放你们回去,但以后莫要跟随曹操四处残害无辜!”
见这人如此有骨气,陶应站起来拍拍手笑道:“好,好,当真是年少心盛,今日我就第一个杀你祭奠我徐州百姓!”
“李典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又有何大用?”
二兄弟在帐篷内争吵起来,一听到那不到二十的小将军竟然是李典,陶应真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多名扬后世的大将军此时却都是一个个名不经传的小角色。而遇到李典,陶应已经有些麻木了,赵云都投靠到他手下了,还有什么惊喜能触动他呢?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陶应又问道,李整在旁边又骄傲的说道:“我弟叫李典,他最爱《春秋》,我闻贤明之人定不会残杀读书之人,陶公子……”
三人被押下去后,臧霸等人一脸的不悦。好不容易抓到的人,没想到主公一句话竟然就给放了。
沉思了一会后,陶应望着孙观道:“孙将军所言极是,此事是我鲁莽了。待曹兵退后,我已准备向我父亲举荐臧霸元帅为广陵太守。徐州北方皆遭遇曹兵之祸,唯独广陵最为富裕,臧霸将军以后要守好广陵之地。
陶应见状哈哈大笑道:“说说你叫什么名字?”
众人最不愿意的就是好不容易抓到一个人就要把对方放了,陶应点了点头说道:“曹兵势大,我等抵挡不住,不如待曹操至,我等卖他一个面子。诸位将军请放心,我既然放他们走,就知道他们定然会死在兖州,然我欲留李典在军中效力,不能亲除李乾也!”
陶应一点点道来,不想这下可惊呆了李典与李乾、李整三人。陶家公子从来没见过他,但是说起李典来却句句属实,这简直就是像神仙一样!
陶应说完,旁边过来两个士兵就将那小将按在地上抽出刀便准备砍了他,旁边李乾见状摇了摇牙跪在地上终于忍不住的崩溃了。
“伯父……”
这边为了庆祝首战告捷,陶应宣布宴赏三军!为了助兴,将士们更是将李乾三人押送到了大帐之内。
陶应一把将被子摔在地上,被子破碎了一地,李乾咬着牙却不敢多嘴了。人人都不怕死,但是若要敌人将自己儿子绑在树上当着自己面一刀刀的杀死,自己是什么滋味呢?想要求他饶恕自己吗?但是跟随曹操攻打徐州,杀了那么多人,让如此之多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的确徐州人肯定是不会原谅自己的。
见孙观憋着一肚子气,陶应想了想,似乎很多将领皆是如此吧!于是忙说道:“孙将军有事但讲无妨,我非是听不进忠言之人也!只要将军说的但凡有理,我自当答应。”
陶应慌忙将众人扶了起来,度过了这一阵危机,却不想一会旁边的尹礼又问道:“将军,当真要放李乾等人走?”
“求你们放了他,他还年轻,根本没杀过你们徐州多少百姓!”
陶应想想也是,但是如果将这些士兵都杀了,真的于心不忍,思来想后,陶应于是便派遣孙观带五百人马押送他们去武原,等送走了曹操再回头押送他们也不迟。
旁边有人不服气,陶应却举起酒杯道:“我亦不知,然我听闻李典之名,脑海中便浮现他的字号,想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还很有气节嘛!你们攻打我徐州,屠杀多少无辜百姓可曾想过他们的感受?今日我若不杀你,就将你两个儿子一刀刀在你面前活剥了你有何感受?”
李典虽然有些不服,但是自己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他一个堂堂刺史的公子怎么会如说家珍般的将自己的信息一一道来呢?
虽然不悦,但是陶应料事如神,他们却也不敢反抗。
将一切推向老天爷去解释吧,众人听闻,又不敢怀疑于上天,只能作罢!
那将领低着头小声说道:“李整。”
三人听完,李乾忙跪地道谢,李典却不愿独自留在徐州也请求能同自己伯父一同回兖州,陶应却不在理会他就让人将三人押了下去。
“你,你为何会知道我字曼成?”
读书人在汉朝是很受尊重的,李乾大儿子本以为这样或许陶应会留他弟弟不杀,这样他家就不至于会绝后,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谁也不想在自己这里绝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