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应也在马上稽首,曹操这才领兵路过沂水旁,然后取了粮草后开始北上。由于不相信曹操,陶应甚至还亲自领兵一路相送。
那就是签订了沂水之盟!
不仅仅是兖州来的难民,就连从南方来的难民也是络绎不绝,陶应大军刚走到武原,望见四处都是拥挤的人群,心中十分纳闷,但是他也没时间多想,因为迎接他的事情还很多。
曹操婉拒,但是陶应坚持要将他送到边界,曹操也知道陶应肯定是在监视自己,于是只能让他跟着自己走了。
隔夜相见,两个人像老朋友一样相互寒暄了起来。
作为盟友,陶应送他五千旦粮草作为资助,然为了能够回去交差,曹操需留下五千人马作为俘虏。这样陶应回道下邳也不至于被别人攻击,谈到军马,曹操根本不在乎,因为他在青州抓了三十万兵马,他最不缺少兵马。
曹操也指着界碑说道:“尊公子之言,公子若守徐州,我定不前来!”
“很好!”
在边界又等了数日,陶应接到了曹操送来的文书,陶应这才领兵返回彭城。从兖州边界到彭城,陶应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待到了彭城,已经是四月末五月初了。
第四条也是最后一条,那就是曹操不许北上劫掠粮草。因为历史中曾记载曹操没粮草后会去北方劫掠粮草,因此这一条规定曹操不许北上劫掠粮草,而是立刻返回兖州。
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彭城外的树林被伐倒了一片又一片,很多地方种上了庄稼,很多的兖州难民也开始往彭城一代蜂拥而来。
回到大营后,臧霸等人忙问陶应都跟曹操说了些什么,陶应只是让臧霸准备明日接管五千曹兵,再将五千旦粮草准备好,其他的事情就莫要多问了,士兵们也可以准备休息了。
臧霸在沂水旁准备好了粮草,粮草皆装在了大船里,而那边曹操果然没有趁夜跑掉,经过一个上午的折腾,终于在中午时分,曹操再次来到了两个人签订盟约的地方。
沂水之盟是建立在曹弱陶强的基础之上的,沂水之盟第一条就是规定以后陶应与曹操互不攻占,曹操不追究父曹嵩之死,陶应不追究曹操屠城之难。陶应答应捉拿凶手送归兖州。
听到陶应的威胁,曹操脸色只是稍微变了一下,既然又笑道:“不劳公子前来,我定会遵守诺言!”
签订完协议之后,曹操还有些好奇的问道:“你当真能预测到未来之事?”
“那就好,兖州事多,曹公早日回去吧!粮草我已放在沂水旁,曹公只需取了粮草便可回兖州了!”
曹操有些不信,陶应又说道:“信不信由你,袁绍大军与你决战于官渡一代,到时你若想胜,我可领兵助你!”
第三条便是规定兖州须与徐州达成通商协议,任何人不许中段双方的经商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