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应突然发现自己有钱啊,有钱买粮食可以度过危机,但是陈登又摇了摇头,现在淮南袁术也是四处用兵,他们粮草本来就不多。因此肯定不会卖给自己,而豫州与曹操交好,亦或许畏惧曹操的势力,他们不敢卖自己粮草,接下来就是兖州了,兖州曹操跟自己打仗,他们岂能卖自己粮草?
想到这里,要想实现自己抱负,无非需要土地,需要钱,需要人才,而土地,钱他都有了,就缺人才了,有钱还缺人才吗?
萧关太守也忙在旁劝道道:“是啊主公,萧关较为富庶,本可以提供军粮,但是主公已经将萧关百姓的粮草皆征调去赈济了灾民,如今百姓一天只能吃一顿充饥,若要再征粮草恐怕……”
陈登这这了半天,但是陶应却又安慰道:“放心吧,我们肯定会和好的!”
众人如此相劝,陶应却指着下邳国方向说道:“下邳许多县未遭兵乱,如今小麦刚熟,我且带彭城粮草北上,你们再去下邳征粮!”
陶应思考了会后,觉得历史就是历史,他不会以自己的一纸之约而改变历史的车轮。既然如此,那兖州就没有造反,但是造反是肯定的事情,于是陶应又走回主位上开始思考此次如何用兵了。
陈登听完黑着脸说道:“主公,下邳国的粮草是我们下年的食粮。彭城突增如此之多的百姓,如果下面再无法收获,抑或出现灾祸兵乱,这么多嘴,光吃,咱们彭城与下邳和广陵也要被吃垮了!”
不说汉末了,就是陶应在他那个世界里,小时候麦子产量都极其的低。那个时候还是农业合作社呢,大家都是把各种粪便丢到土地里,土地也不肥沃,结果结出来的小麦,麦穗特别小,又瘪,哪里能收到多少麦子。
逃亡南方?陶应想了想,历史上有这么个人吗?他只关注武将,但是文人他所知甚少,仔细想了想,逃往南方的后来都基本跟孙权混了。他只知道最厉害的文人叫张昭,因为孙策死时曾经说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
所以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再次击败曹操寻求徐州的和平发展!
见始终摆脱不了粮草的问题,陶应突然气呼呼的说道:“汉末人最为愚蠢,种地只会用大便,又无化肥,怎么会亩产千斤!”
幸好自己决定是修建好行刑台之后再处死他们,不然这次与北派和好的机会就真没有了。于是陶应便对陈登说道:“元龙,你去将糜竺以及其他富商之家的家仆皆送往郯县,再与我修书一封,说我愿与曹宏等修好,外人来袭,我欲领兵抵抗曹操,共保徐州!”
听闻东海被攻击的消息后,陶应已经无心再查看户籍之类的事情了,见陶应半天沉默不语,旁边陈登忙劝道:“主公,莫要着急,曹兵一时半会还打不到彭城国来!”
只是这里是汉末,都快两千年呢,那时候谁懂得科学种田?科学二字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