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点了点头,陶应又请求道:“曹操亲自攻打北门,我愿与刘将军一同防守北门,曹豹将军守西门,若此二门无事,郯县安全也!”
其实陶应选择跟刘备合作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刘备手下有关二爷,有张飞,这都是当世猛将!而且,自己得罪了曹家,若跑去跟曹豹一起,曹豹要在背后阴自己怎么办?
曹仁在旁见曹操叹气不解的问道:“主公何故叹气?”
士兵们见状慌忙跪地求饶,领头的人都死了,他们再想为祸人间也不可能了。于禁又将所有的曹兵分散编制在了民壮的队伍里,这样大家彼此都不认识,反而易于管理。
一听闻是于禁,众人皆吓了一跳。陶谦望着于禁,都恨不得立刻吃来了他!当初在彭城正是于禁带兵打败了他,但是此时再仔细看着于禁,陶谦居然笑了起来。彼时为敌,未曾想,今日他却到了自己帐下。
陶应便在刘备耳边耳语了几句,刘备表情先是一惊,一会又恢复了平静。晌午开饭之前,于禁在城内选好的营地,还没等天黑就将一万兵马领进了城。
见是于禁,许多陶谦老将皆反对起来。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孙乾,其他人跟着随声符合着。陶应却摇摇头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文则真反叛与我,我亦无言!”
驻扎下来后,曹操因为郯县来了救兵,不敢轻举妄动。张飞闲着没事,故意找茬起来,陶应初来张飞便禀告道:“大哥,咱们的兵马在城上连续守了数日早就疲惫不堪了,如今二公子来了,何不让二公子的军马上去守城呢?”
陶应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无妨,无妨,今日我便来守城,张将军先领将士前去休息两日吧!”
一万多兵马要想进城无处安放,与其被动守城,不如两军成犄角之势,这样攻守兼备。于是陶应便领兵在南门外的营地驻扎了下来。说是驻扎,陶应也知道自己肯定不能驻扎在城外,因为到时候若曹操来攻打自己,张飞那德行的再紧闭城门不出,自己岂不要被曹操揍惨了?
“三弟,二公子军马远道而来,也是疲惫不堪,何不让二公子先休息一会?”
听完大家的回报,陶应突然又请求道:“父亲大人,我料曹操撑不了两个月便会退兵,如今只要坚守住,到时候待他退兵时给他致命一击,他定不敢再犯徐州!”
晌午十分,曹兵已经退了,陶应让人将城上的大旗全部换上了自己的旗号。午饭刚过,曹操又领兵前来攻城,忽然望见城门上换了军旗,士兵忙去禀告曹操,曹操亲自出阵来查看,望见熟悉的旗帜,曹操叹了口气。
于禁也是大惊,一身是汗的望着陶应,陶应却又喝了一杯酒后说道:“文则,你先回军营,告诉将士们他们违反军纪,一律杀无赦。将领有罪,士兵被逼无奈,罪免,若有人再犯,定斩不饶!”
陶谦批准了陶应的建议之后,陶应便领着兵马朝南门而去,而刘备则一同骑马相随。二人领兵抵达南门之后,关羽与张飞已经守在那里了。见到陶应来了,张飞又是哼了一声,也不来拜见。
听闻陶应愿与自己一同守城,刘备也是高兴无比。现在徐州兵马士气不行,但是二公子到来后,听闻二公子来了,徐州士兵一定会士气大振。到时候若再击败曹操一次,这次肯定会让自己名声再上一层楼的!
于禁到了兵营先是让士兵将二十余将的亲兵全部绑了就地斩首。就在投降的士兵不知所措时,于禁朝人群喊道:“主公有令,将领掳掠民女,是为死罪,士兵罪免,若有再犯者一律杀无赦!”
关羽说完,竟不想张飞撒野起来:“二哥,你为何替着外人说话,难道那日他在下邳放你一次,你到现在还记着他的恩吗?”
刘备忙喊张飞,陶应慌忙劝道:“无妨无妨,张将军脾气火爆,仗义执言又勇冠三军,真是刘将军之福将也!”
于禁忙起身告退,到了门口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于禁这一难算是躲过去了。让于禁去宣布这个消息,第一就是安慰于禁,让他知道陶应是不会对付他的,是信任他的,同时也警告了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