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率领精锐之兵正面迎战夏侯渊,夏侯渊刀法精湛,二人相见先是一阵厮杀。夏侯渊大骂于禁是叛徒,居然投降了陶应。
夜色刚过,陶应领兵并未回郯县,反而是在郯县外二十多里地的一处小镇上安营扎寨起来。二人约定若曹操攻郯县,陶应便领兵攻他后方,若曹操攻陶应,刘备便领兵攻他侧翼,让他首尾不能相连。
夏侯渊凌空一刀砍过去威胁起来:“文则,若你现在擒了陶应回来,主公还能免你死罪!”
曹操骂骂咧咧,旁边谋士劝道:“主公无事便好,这两日士兵皆慢慢回来了。咱们不如整顿兵马再去攻城!”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到来,曹操为了快速攻下郯县,又遣夏侯渊以及乐进等将领兵一万前来协助。
谋士说完,曹仁在旁边劝道:“主公,我军新败,敌军定不会防备,不如此时我再领一支兵马前去袭城,定能破郯县!”
刘备饮了一杯酒也不多言。天黑之后,虎贲城内,曹操正坐在椅子上发脾气。当啷一个精美的陶瓷酒坛就被曹操摔碎在了地上。
那几支箭虽然为未射中曹操,但是战马将他抛了出去,腿撞到了一块石头之上,到现在还瘸着呢,貌似有块骨头撞碎了。
清晨的炊烟还未散去,曹仁大营突然战鼓雷响,郯县北门外近四个大营一同出兵朝郯县而来。
因此陶应便往彭城国传书,让陈登镇守彭城国,李典与赵云、徐盛三人统领彭城以及下邳国近五万兵马前来助阵!
两三万乡勇什么概念?那是可是很多诸侯全部的兵马啊!
不过这些乡勇并不是聚集在一起,而是集中在镇以及县城中防守。整个彭城国的大建设也因此暂停了起来,抓获的近万俘虏也被关到了各个县的大牢里面。
命令下达后,有士兵前去彭城和下邳传令,此时赵云与徐盛已经先行抵达彭城国两日,陈登还在前往彭城国的路上。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曹仁在郯县与刘备、陶应打了半个月的拉锯战,双方皆有损伤,不过两边却都元气尚在。
曹仁是曹操手下战功最为卓越的帅才,深得曹操赏识。
194年七月六日,北方依旧有些灼热,早晨的天气有些微凉,但是风一吹,一股股热风让士兵们忍不住地想跑到树荫下去乘凉,或者跑去河里去洗澡。
望见居然有伏兵,于禁慌忙领兵撤退。夏侯渊领兵紧追不舍,特别是当夏侯渊望见是于禁的旗号后,更是独骑朝于禁杀了过来。
正当于禁与夏侯渊焦灼之时,那边前去攻城的曹仁大军却突然从城外转而过来包抄陶应的大营来。陶应的左翼兵马多是曹操投降而来的士兵,听闻曹仁的大名,士兵几乎是不战而逃跑。
赵云与李典前去下邳国,拿了虎符也调集了下邳国两万兵马朝郯县而来,为了防止郯县的兵马南下进攻,陈圭也在下邳国募兵七千多人来抵抗东海郡的兵马。
不知不觉时间便到了六月末,陶应算了算时间,曹操八月份便要与吕布在濮阳大战,因此这几日曹操肯定会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