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三国之霸业徐州 > 第九十四章 郯县遇诸葛

第九十四章 郯县遇诸葛

陶应望着一脸渴望的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傍晚最后一丝余晖洒落在郯县城墙上,城墙上的士兵也仿佛染成了昏黄色。

陶应说完,诸葛瑾又跪在地上受宠若惊的磕头道:“谢二公子……”见他又跪,跪的陶应都有些烦了。于是陶应将诸葛瑾扶起来说道:“今日起你再一句谢,一句谢的,我便不帮你找你叔父了,也不让你来我彭城当官了。若你不再如此客气,回去我便提拔你当县令!”

陶应都有些莫名其妙,骑自己的马怎么了?与自己并排走又怎么了?难道法律还规定平民不得与当官的并排走吗?怪不得就连自己两个义弟都总是走自己身后,搞的每次自己说话都得转过头去。陶应从马上跳下来,将诸葛瑾扶起来说道:“快起来,与我同行又何妨?我愿与他人同行!”

只是按照彭城颁布的政策,对待移民是五百户为一村,但是由于难民太多了,武原县令又下令优先安置凑够一家的难民。于是安置了近大半年时间,很多同乡都陆续分到了地,有了地,又有了新住房,他们反而不回琅琊了,但诸葛瑾却孤身一人,到现在还没分到地。

几人走到城门边,一个郯县士兵刚将一个老妇赶了出去。见诸葛瑾又回来了,士兵忙又吼道:“大胆,又来,再来信不信打死你啊!”

诸葛瑾说完,陶应忙将他扶起来安慰道:“都是我徐州百姓,我自然会义不容辞的帮你找家人。如果公子想报恩,不如投靠我吧!”

“二公子饶命,二公子饶命,小的不知道他是二公子贵客,小的有眼无珠,有眼无珠啊!”士兵说完就打自己嘴巴。李典收了刀,将血迹擦干然后插回了剑鞘。

陶应也示意他起来,其实自己就是顺便安慰他的话,自己那么忙,哪有时间帮他找人去?他可是分分中几个城池的事情,又不是开寻人公司的!

李典在一旁不知道陶应又那根筋抽了,怎么突然被一个流浪小青年引起了同情心了呢?只有陶应知道自己心底到底想着什么,一直到走到郯县门口时,他的心还扑通扑通的跳呢,仿佛他面对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大美女甘姑娘一般!

陶应着实为自己感到庆幸,幸好自己将这些人都招揽到了自己身边。陶应自知无曹操之雄,也无刘备之义,更无袁绍与袁术的好出身,但是他与众诸侯不同的就是,他知道这个世界里,谁是真正的人才。在浩如烟海的大汉王朝里,陶应只凭借一个名字就能将所有人才的人才挖来!

有了诸葛亮,以后徐州就有希望了,徐州城最大的人才就是诸葛亮!当然还有臧霸、徐盛、张昭以及孙乾、简雍、糜竺等人。

一提到诸葛亮,陶应第一个念头就是他在南阳卧龙坡隐居。其实说是隐居,说白了就是在卧龙坡种地。他为何会出现在徐州呢?陶应不知道,更不知道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徐州!

陶应说完便将自己的战马让给诸葛瑾骑了。

陶应不知道的是史料曾记载,诸葛亮的老家就是在琅琊阳都县。公元193年,曹操攻打徐州时,诸葛亮的父亲死了。于是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便领着诸葛亮三兄弟往南方逃难去了。一家人走到郯县时,正好碰到了郯县外的曹操大军。

陶应说完,诸葛瑾突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起头来:“兵爷与我素不相识,但兵爷如此帮我,此等大恩大德,我诸葛瑾何以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