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三国之霸业徐州 > 第一百零八章 枭雄末路

第一百零八章 枭雄末路

三个人到齐后,陶应书房内衣,陶应将父亲陶谦病故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三人,三人听后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陶应望着窗外不语,外面的吵闹声似乎更大了,见屋内来了彭城掌权最高的三巨头,曹纯就知道徐州肯定出事了。为了不听自己不该听到的东西,以免威胁自己和小主公的安全,曹纯走到穿着棉衣的曹丕身边劝了起来:“少主公,咱们回去吧,今日雪下的越来越大了,等雪停了,咱们再来找小诸葛玩吧!”

这里是陶应的书房,诸葛亮怎么会在这里?那是因为陶应一时间没能为诸葛亮找到合适的老师,于是陶应便自己领着他,教他知识。又让于禁教他兵法,让赵云教他长枪,自己则教他一些小发明之类的东西,又请的张昭教他文化知识。

为了解决自己心中的难题,陶应又请教起三人来。陈登在旁劝道:“主公,刺史大人遗书未明,公子不宜贸然领兵前往,不如公子挑选精锐丹阳兵一百,然后再挑选猛将相随,自然无事。若有危险也可杀出郯县,到时候再让于将军领兵一万驻扎在石亭镇随时策应,这才是良策!”

就这样一直呆了几天,突然有一天门缝中出现了一双眼睛,孔明惊喜至极,却不想那双眼睛刚接触到孔明,就被身后一个大汉将他拎走了。

挑好了士兵,陶应又让法律学堂的张昭相随,几人准备三日后便往郯县吊丧。一切商讨完了之后,外面的雪下的小了些,陶应起身将几个人送往门口,望着诸葛亮依旧在院子中玩,陶应便指着曹丕说道:“丕儿,今天别玩了,你先回去好好读书吧!”

说到去郯县吊孝,陶应更是头疼不已,自己怎么去呢?是带兵去还是不带兵去?如果带兵去会被说吊孝是假,夺权为真。更何况陶谦临死之前将徐州刺史交给谁,还不知道呢。这样贸然领兵前去,似乎有些不妥。

但是如果不领兵前去,就如同上次在郯县,自己丢了下邳城外的整个下邳国,如此教训还不是血淋淋的吗?

曹纯赶忙跑过来将曹丕拉住了,两个人慌忙行礼,然后曹纯拽着一脸不情愿的曹丕回自己院落中去了。孔明有些失望,陶应便又朝张昭一稽首说道:“先生,我们一走,恐怕没一个月时间回来。我若不在,无人照顾孔明,不如就让他暂住在张府吧!这孩子跟小公子年龄相仿,让他们结伴去官吏学堂去读会书也是好事!”

被抓回去后,孔明便去求陶应,陶应那时正为法律学堂忙的焦头烂额呢,于是想也没想便点头让他去玩吧。于是得到特赦的曹丕每天的活动范围也从自己的小院到了陶应的小院,后来便又可以到街上走走了。

严畯也点了点头,陶应传令下去,全彭城国吊孝,三天之内不得有任何娱乐活动。一切都按照张昭的意思去办了,陈登又请陶应前去郯县吊孝,并迎接陶谦的遗体来萧安葬。因为按照古制,他们是要守孝的,守孝三年,如果在郯县,这三年彭城会变成什么他们也不敢肯定。

八岁的曹丕却依旧在雪堆里乱跑,丝毫没有理会曹纯的意思。十四岁的孔明也在后面追,一会将他推倒在地上,两个人都是咯咯的笑着。

一个人犹豫不决,陶应便去将张昭与陈登、严畯三人请来。陈登现在担任典农校尉,但是陶应却喜欢称呼他为农业部长。张昭担任法律学堂的校长,他还未能出仕,但是陶应已经将他当成心腹了。况且陶应每日供用他们一家人居用,又分与他们家住宅,甚至陶应还让他的儿子张承进入了官吏学堂去读书,一切都是默许了张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