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郯县相安无事的呆了近十天左右,陶家宴请了所来名士,张昭也亲自写了一封吊念信,写的很是诚恳,虽然当初陶谦抓过他。按照礼制,陶谦要下葬了,葬在何处成了一个问题。陶谦生前虽然有意要葬在沛国萧县,但是此时各种势力都齐聚在郯县,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似乎哪里都无法安葬。
又一天忙过去了,195年的一月,北方的寒冬依旧肆虐着战后的百姓,南方却依旧鲜花盛开。不知不觉就到了一月中旬,陶应有些想带着陶谦的遗体回萧县安葬了,这样自己守孝三年就不用呆在郯县了。
纪灵来袭,不过好在陈登与广陵太守臧霸写了一封信,臧霸亲自领兵两万囤积在东城,袁术探得消息后,只能让纪灵在彭城界南静观其变。
糜竺叹了口气说道:“两位公子,实不相瞒,如今殿外每天都在争吵,各种势力都不想让,所以……”
等到了灵堂,祭拜了父亲陶谦,陶应这才发现原来来参加吊孝的不止自己跟刘备,就连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孔北海也到来了。不光如此,简雍、糜竺等人甚至连曾经在陶谦手下做事的会稽太守王朗也请来了。
此时的袁术已经占据了扬州、吞并淮南又占领了豫州以及荆州一部分,现在的袁术是他最为强大的时候,他手下更是有孙坚这样的绝世猛将相助,再加上他四世三公的身份,依附他的越越来越多。
陶家兄弟依旧披麻戴孝,随着孙乾等人的到来,不一会居然就连北海相孔融也到来了,既然邀请了北海相孔融,又有人将会稽太守王朗也请来了。这两个都是陶谦特别信任的人,因此将他们请来也是有用的。
于是孔融说道:“二位公子,既然要商讨徐州大事,为何不见广陵太守和下邳相呢?”陶商想了想也是,不过好在细心的孙乾已经派人去请刘备了,几人刚说完,吱呀一声门开了,一阵寒风吹来,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就连篝火也被吹的火苗四散。
糜竺说完叹了口气,陶商也跟着揉了揉眼睛,一会陶应问道:“糜别驾,我父亲已经在此安放如此之久,何时才能让他老人家入土为安?”
就连一直跟徐州作战的兖州奸雄曹操听闻陶谦去世的消息后也派人前来吊噎。现在曹操在兖州跟吕布交战走不开,不然恐怕曹操早就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吊孝”了!一时间郯县聚集了东汉徐州旁边诸侯无数,大家打着来吊念陶谦的名义,却都想看着诺大徐州将走向何方,是不是还能在中间捞点好处。
见陶应有事,糜竺虽然对陶应没什么好印象,但是毕竟有陶商在,于是只能留下了。陶家兄弟跪在地上,糜竺也跪在了陶谦灵位前。
可能是对陶谦怀有感激之情,王朗居然也从会稽那么远的地方赶来。要知道就是坐火车从会稽到徐州都要一天啊,这个时候又没有火车,看来王朗肯定是听闻陶谦身体不好,在半年前就出发了。
当人到齐后,陶应和陶商一起朝大家施礼,孔融望了望左右,彭城相陶应、东海郡太守曹豹、琅琊相萧建,唯独少了下邳相刘备以及广陵太守臧霸。
“刘下邳远来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