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雍当着大家的面将遗书打开,然后读了起来,前面的内容大家都不关系,当简雍念道:“大汉羸弱,周围诸侯皆有不轨之心,我若死后,将徐州刺史之位让与四世三公的淮南袁术,糜竺、孙乾可持我印信前去迎淮南袁术。”
刘备望着陶应,陶应眼中充满了怒火,陶应上前一把将遗书抢了过来,然后丢到了火堆里,丝绸碰到火立刻燃烧了起来,众人想去抢夺时,陶应突然拔出剑吼道:“谁敢往前?”
于是刘备稽首问道:“简别驾,如今主公新逝,然徐州不可一日无主,请简别驾说说主公临终遗愿,也好让徐州重新振作起来!”
大家都知道广陵太守是陶二公子的人,因此也都知趣的不问了,反正他来了,什么还得听陶应的,还不如在那里守着谨防袁术过来抢地盘呢!
孔融推脱了一阵,见大家都推举他发表下意见,见陶应也没意见,孔融便示意大家都坐下,陶应与刘备等人皆坐下了,赵云也关了门出去了。屋内又陷入一阵安静之中,每个人都各怀鬼胎,这块利益的蛋糕每个人都不想放弃。
简雍说完,陶应习惯性的拍手鼓掌,一群人皆把目光对准了陶应,陶应望了望左右,没有一个鼓掌的,大家像看sb一样看着他。
见人都到齐了,会议总有一个主持大事的,大家相互推脱,有人举荐孔融,因为他名声最大,但是他只是来打酱油的,他又不是徐州的。最后大家只能推荐简雍来主持,简雍站起来又一阵稽首。
见推举陶应为刺史,很多人皆不作声,陶应似乎太过于年轻了,而且又跟这群老臣们相处的不好,自然支持他的人不多。
陶应将手中的剑放进了剑鞘,萧建也哼了一声收了剑。刘备望了望两人忙又劝道:“有事好商量,孔北海德高望重,请孔北海来说说吧!”
糜竺在旁边提醒着,他们对袁术入主徐州还是很充满期待的,毕竟他们都是大家族的,而袁术又是四世三公,他们肯定会被接纳的。而且袁术与北方袁绍两兄弟,都是门生故吏满天下,他们俩说一句话,大汉王朝都要跟着动一动。
“不,不行!这绝对不可以!”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不是陶应非要争夺这徐州之位,他宁愿徐州刺史之位让与刘备,也不愿让与袁术。袁术那王八蛋用不了几年就要称帝了,到时候所有诸侯的矛头都要对准他,他岂不要将徐州再次拖入战争的深渊?
众人又问广陵太守,陶应咳嗽了一声说道:“南方战事频发,广陵之地又遭笮融祸害,所以广陵太守便留守在广陵,有臧霸在,徐州南大门才能安宁。”
萧建紧握着手中的剑怒视着陶应质问道:“二公子这是何意?”陶应对眼前的这人还算知道些,萧建,琅琊相,他本不是琅琊相,因为曹操的入侵,琅琊相逃跑了,他就领着百姓于曹操作战,守住了一县,后来陶谦见他有些本事就提拔他做了琅琊相。
刘备说了个大实话,陶谦在位时,曾数次要将徐州送给自己,自己都没有要,三让徐州让一个小官刘备的名气很快就传响了天下,在徐州,刘备的仁政也是很受老百姓拥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