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田园树语 > 第二十六章新家(二更到啦,求票)

第二十六章新家(二更到啦,求票)

正房共有六间,两侧厢房各有四间,厨房茅厕应有尽有,毕竟这里一直没有断人住过。

写完分家契书,双方及证人都画了押,还在里正那里留了一份,这是准备报备给衙门的,因为柞树山地契要更名,楚满仓也要挑门立户,这里涉及到每年要交的赋税和要出的徭役,也就是力役和兵役。

太奶点点头,也给自己留了后路,毕竟一家子要吃饭,没有田地只有这山,如果镇上周家不感兴趣跟自家合作的话,那就找老钱家吧,。

太奶小脚走的越发快了,嘴里还厉声大喝:“你们是什么人,这是干什么?”

楚福儿能理解太奶原来为什么不愿意分家了,没有便宜爹支门立户,就这些赋税徭役都没办法应付。

太奶安慰说:“当年那里房子盖得好,应该能住人,假如老二与钱家在那里养蚕,那房子就应该有人气,只是那地方有些偏,咱们得养几条大狗。”

其实楚福儿早有主意,她可是知道怎么养蚯蚓的,蚯蚓不仅能喂鸡喂鸭,蚯蚓的粪便还是最好的肥料。

钱柜笑容可掬地说:“是啊,我姐是钱金金,是楚老二家的,哈哈。”

太奶也觉得楚福儿说的对,唯一担心的是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喂。

农具啥的只是给了日常要用的几把,银子、牲口、鸡猪一点也没给,锅碗瓢盆给了些,都是最破最烂的。

柞树山上可以用栅栏圈出一片地来,养一大群溜达鸡,卖鸡蛋卖鸡都可以挣钱,还有坡下的那片湖水,可以养鸭养鹅,鸭蛋可以做出咸鸭蛋松花蛋卖,至于鹅么,就让看家吧,那看家的认真劲可不输于狗。

房子在山脚下修建,背靠青山面朝绿水,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太奶有些惊愕,随即也明白了,老大过继了,老二把持着那个家,还想法设法地往自己口袋里捞钱,老三对这个家已经不在乎,老五有老两口娇惯着吃不了亏,只有老四两口子老实,容易被人拿捏。

最大的优点是不用在井里打水,因为,一条小溪蜿蜒地从院中穿过,随时都可以打水用水,就连洗衣都不用出院子了。

院子里走出一个穿着深蓝色绸缎锦袍的男子,他的眼睛长得跟二婶很像,丹凤眼里满是亲切,笑呵呵地走上前施礼说:“亲家奶奶,我是镇上钱家老二,叫钱柜,不知亲家奶奶还认不认识我了。”

另外,那些长工们的饭菜和家里的饭菜,恐怕都要落到老四家的身上。

她跟着收拾卫生的太奶身后,将这个想法说出来,娘在隔壁听见了,笑呵呵地跑过来表示赞同,还将怀里的那一锭银子拿出,说是就用这些钱买小鸡买小鸭。

楚福儿想,这些房子都有地龙,在没养蚕的时候,冬季可以当成暖棚用,种出蔬菜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不对,不应该叫爷奶了,而是叫大爷大奶了,哈哈,楚福儿迈着短腿在大院里巡查着,心里狂喜大笑。

只是那院子大门敞开,门前停着几辆牛马车,还有几个人急吼吼的往外搬着什么。

大院的院墙是用土坯垒砌的,很高,上面还盖着瓦片,为了遮雨也为了防贼,大门很厚实,还方便地在大门上开了个小门。

收拾的差不多了,四叔楚建武满头大汗地赶来,他刚才将里正送走,又将王家老祖送回家,回到家发现,奶奶和大嫂带着孩子们来这里收拾了。

军队走了后,明光就被王木青抱回王木匠家去了。

“你不知道这柞树山是老楚家的?”

楚福儿这才开始打量这养蚕大院。

四婶也要去,太奶也没拦着,只是说让她去那里看看认认路,以后好带着孩子去玩,干活啥的就不用了。

就这样,楚满仓分得柞树山和今年的口粮,口粮是奶奶按照人头按照年龄算出的,可见不是一般的抠门。

柞树山位置的确有些偏,它在槐花林斜对面,中间就是隔着那小湖,不过去镇上更近些,太爷修了一条路可以通向村里去镇子上的土路,少走不少的路程。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太奶也不愿意跟他多话,只是说:“那就搬利落些吧,这柞树山可不再是你小姨她们的了。”

西厢房四间分别是厨房餐堂库房柴房。东厢房四间跟正房四间一样全部是蚕房。

钱柜脸皮很厚,坦然地说:“这不开春后,柞树的嫩叶放着也是放着,我就将我家的蚕养到了这里,省的还需采集柞树叶去镇子,一方面叶子不新鲜,一方面运送也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