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南宋日记 > 第三十二章 为官的艺术(求推荐票)

第三十二章 为官的艺术(求推荐票)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主簿与刘涣寒暄一阵,称呼也变了,刘涣称主簿为先生,称自己为小子;主簿也不再本官本官的枉称,对刘涣的叫唤也变成了孩子,好孩子……

之后就看到一个熠熠生辉的老头到得正堂而来,他青衫磊落,刚正的脸庞显得饱经风霜,知命之年的痕迹是留在了他的脸庞,却似乎没有留在心底,其步履之间,显得有力而稳健。

“这……大人不是说我‘以次充好’赚人黄金么……”

“前辈是手气好,今日真是力压群雄了,小子怕要血本无归。”

这不,他与铅山县的主簿聊了一阵,自从给了人家金子以后,人家主簿大人对他的看法也从地下升到了天上。

“如何?你喜欢了那姑娘?”

“小子不敢!”

夜已深沉,该用晚饭了,知县的侄儿称家中有事,先行告退。主簿以君子自称,脸皮薄,不好意思打搅知县。

刘涣心底也在打鼓,这是要见到铅山县的“县委书记”了,也不晓得他到底是何方神圣。那主簿却显得泰然许多,想必是与知县长期来往的老熟客。

“我……哎,就中缘由,我如何讲得明白……”

扣了们,又通过老管家的接引,二人进得院中。到了正堂,管家招呼二人坐下,沏了茶水,便朝里屋去叫知县……

“哼!哪个要你的钱财?老夫要的是你肚子里面的才学!”

刘涣只是低着头,呆呆地站着,也不说话,脸上青一阵紫一阵的,显得无地自容。

“先生所言,小子有些糊涂,我与知县大人可是素昧平生啊,他如何识得我,又是如何料定我今日要来的?”

“哼!是么?可人家主簿给我的都是铜钱、都是琐碎银子,谁叫你给的黄金了?”

果然,刘涣随主簿的指引,朝县衙左首边穿入巷子,走得不远忽一转弯,便见得一处庭院深深,古朴自然,整洁干净的院落。

“哼!你敢出言讽刺老夫,告诉你,在这铅山,还从无一人敢这般对我,你实在太过分了,滚!”

知县呵呵一笑,轻轻扶起主簿的手臂。这个年轻人在他眼前,也只是个“小伙子”呢。主簿随即依势起身,又按知县的指引坐下,正是正堂的左下首……这一切行云流水,但彬彬有礼又不失大气。做法也很讲究,主簿与刘涣二人今日都是客人,但有长幼尊卑之分,主簿年长,又是县衙官吏,故而坐在左边,正是左尊右卑的道理……

刘涣一听不得了,老儿连“本官”都用上了,看来确实是生气无疑。他哪里敢久留,撒丫子跑了……

却还在二人各怀心思之时,但闻哈哈一笑,一阵诗书之声朗朗传来,人未到,声先至。

“小子,我算了解你了,你这人虽满腹经纶,一腔才学,但做人处事最是幼稚,一不小心便蹬鼻子上脸。无耻得紧,最不像个君子行径。”

先是狂妄无礼、接着是懵懂无知、再接着是尚且可救、后来直接变成可造之材……等到金子揣入怀中,刘涣的形象却变成了一个敏而好学,知错能改,谦逊有礼,心怀报复的好儿郎了……

“前辈……”

“哼!你既然不认识人家,你抄那什么‘黄酥手、黄藤酒’给人作甚……哎哟,不好意思,大对子自摸……”

“前辈这无端端的问题我哪里知晓……哎呦,我要碰牌,不好意思了主簿先生。”

“你怎知老夫已然查封了你那所谓的‘绝世珍宝’?”

“算了,你少装了,你得了人家黄金五百两,怎好意思一个人花了。以这种方式上缴一些给官家,我也好写文书呢……主簿以为如何?”

主簿微微欠身,行了一个官场之礼,道:“知县大人……”

主簿和知县相视哈哈一笑,顿感无奈,便命管家将那副竹块般了出来。

最后剩得不要脸的刘涣,说要尝尝县衙老爷的官饭是个什么滋味,便留了下来……

这送就送了,偏偏他还不吝夸赞之词,把那邪恶的想法说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人家当官的也总是抵挡不住那金锭子的诱惑,一听他说得有理,又是个小儿郎的肺腑真诚之言,便也理所当然地受之不却了……

“恩,大人所言极是!”

“啊?前辈你识得那人?”

“少装了,你不是才赚了黄金么,不多不少,刚好五百两呢……”

到了正大门,左右两边写着一副对子,正是“从容入世、清淡出尘”。

“好孩子,实不相瞒,今朝知县大人早已料定你会来此处。故而派我先来打探一番,果然遇到了你呢……”

“滚!若再无耻,老夫命人将你乱棍打出!”

刘涣九死一生,再不敢放肆,微微起身而来,也不敢再去碰那桌子上的酒菜了。

“呵呵,这个嘛,现在却不能告知你。知县大人说你聪慧敏捷,定能想得明白的。而今叫我前来接待你,他已然等你多时了。”

几人又打了几圈,刘涣也终于达到了“花钱消灾”的目的,主簿赢了不少,但折合下来,也就十几辆纹银,另有铜钱几许。另外一人却称是知县的侄子,他输了不少,但表现得低调谦逊,很少谈话。一出口尽是些“不敢”、“赎罪”的鬼话,好没意思。在刘涣邪恶的操作下,知县老爷成了最大的赢家……

刘涣再请求知县老爷找来一人,四人围成了一桌……

“嘿嘿,一回生,两回熟。难得前辈这般青睐,而今又逢新岁,将近元宵,小子哪里敢轻易放过向前辈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