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与张济本是同乡,同为凉州武威人,深知张济为人,虽然作战勇猛但善耍弄小聪明,此时都未见其传递消息,怕是已经出了意外。忙开口回答:“张济有勇无谋,只怕已被刘铮所破,此次刘铮不回交州,直奔雒阳而来,怕是会有所图谋,太师应当小心应对。”
刘铮急忙点头答应,看着袁绍高兴的面容,刘铮心中暗暗叹息,时间流逝,磨灭了众人间豪情万丈的相投义气,只剩下,些微的名利关系,真是可悲可叹!!!
“喏,谨遵太师之命。”李肃急忙起身应道
为了巩固名望,最近董卓更是听从李儒和贾诩建议,广散诏书,强招天下名士进京,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国之名士蔡邕蔡伯喈。
徐荣见刘铮把目光投向自己,急忙拱手一礼说道:“将军,吾闻董卓麾下有谋士李儒、贾诩二人,据传这二位智计过人。此次对方居然不与吾等为敌,怕是又有新的计谋等待着将军。”
只见来人三十多岁,矮壮健硕的身材,黝黑的脸庞。见到刘铮行礼,匆忙翻身下马,急奔两步,也是单膝跪地双手扶着刘铮说道:“二弟,怎可行此大礼,汝现在已经官复原职,位高权重,应当兄长拜见才对。”
正在刘铮骑马缓行思索的时候,一声大喝从内城中东门楼下传来,接着数匹骏骑飞奔而来,刘铮急忙抬眼望去,看清来人后,才确定那声突兀的“二弟”是在叫自己。
“孝儒、文和,据探子来报,刘铮已经率兵通过虎牢关,直奔雒阳而来,为何张济却是半点音讯没有传回?”位居上首的董卓向席间李儒和贾诩询问道
贾诩急忙起身阻止道:“太师,万万不可如此行事,吕骑都尉是吾军镇压京中百官的关键人物。他若出城抗拒刘铮,若是战胜还好说,如若失败,必定使得雒阳大乱,反对太师之人就会原形毕露。若是再和刘铮形成内外合击,吾军要如何自处?”
“喏,谢主公封赏。”史阿恭声应答,把于禁惊醒过来,也是急忙跟着谢恩,匆忙间居然也是随口喊出主公二字。
“擢升赵云为奉军中郎将,镇守军中,督各部兵马。封济北相鲍信为右军都尉,封徐荣为左军都尉,共同协助赵云镇守军营,以防董卓军异动!”刘铮对三人吩咐道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跟随曹、袁二位赶来的三五人,刘铮都不认识,只能略微拱手施礼,对方几人急忙俯身拱手还礼。只有其中一人面色坦然,也是略微拱手还施一礼。他的举动引起了刘铮的好奇,深深的打量着此人。
听刘铮提起此事,袁绍哈哈大笑:“吾等都是义气儿女,此事何足挂齿,以后还请将军多多提携。”
......
刘铮看到三人表情,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刘铮此举也是意在试探鲍信和徐荣两人,若是二人推辞刘铮的封赏,就知道二人心不在他这里,那时刘铮就会做出一些调整,已起到控制二人的目的。刘铮此刻可是在董卓的虎口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全军覆没,所以刘铮行事自当万分小心。
别人不明白刘铮的厉害,鞠义可是都亲身目睹过,从刺杀鲜卑首领檀石槐、到雒阳灵帝之死,可谓是记忆犹新。在重兵围困下,刘铮居然能脱困而出,这就像一个不可打破的魔咒在鞠义心中扎根发芽,让其每想到这件事情,就会对刘铮产生一种不可战胜的恐惧感。
“哈哈,奉先所言甚合吾心,吾儿可带本部兵马前去拦下刘铮,莫让他进的雒阳城中,他若进城吾等行事必定会捉襟见肘。”董卓惧怕刘铮之心表露无遗。
“好,那就如此来办,先给他个下马威,看刘铮如何应对。李肃,汝马上携吾命令,传召京中百官不得出府迎接刘铮进城,谁若是不尊号令,过后可别怪吾不讲情面。”董卓接受李儒建议,对虎贲中郎将李肃吩咐道
越靠近内城,刘铮越是疑惑,自己一行动静可算是不小,为何至此,未见一名大汉官员迎接或是阻拦呢?此为何解?
刘铮的万余大军已经安营扎寨,本以为会迎来董卓军的责难,没想到等了许久也未见雒阳城中有丝毫动静,更据斥候回报雒阳城门大开,城内外百姓和往常一样进进出出,未见一丝紧张气息。
“本初兄,何须如此客套,吾还没有谢谢汝当年相救之恩。”刘铮拱手还礼
此人出计,必定会先保其身,稳中求胜。与之相对当用险招,方能反败为胜!
“兄长,请受小弟一拜。”刘铮急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向来人行礼。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刘铮也难以决定,随即看向下首的徐荣。徐荣四十余岁,一脸浓密的胡须,全身甲胄。与刚被刘铮从狱中救出时有着天壤之别,本已瘦弱不堪的身躯,经过这几天的调养,已经恢复的不错。
“尔个腐生,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已经被董卓封为骑都尉的吕布(字奉先)气愤的指着贾诩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