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书页上几个字蹦进了她的眼中:供求关系、宏关调控!
“爸,你真是太厉害了,居然和我们政治老师说的一模一样哎。我们政治老师家里也种了棉花,并且他还决定,明年继续种,还要多种,指不定就能将今年的本捞回来呢。”
而明年棉价可能会上涨,因为今年太低了,许多人会不种,到时候棉花的总量就变少了,那价格就会相应增加了?”
陈悦之有些伤脑筋了,她可不敢直接说,明年产棉基地会发大水,全国棉产量是建国以来,有史最低,而棉价自然也就是有史最高了。
李清霞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丫头你的意思是,我们明年还要继续种棉花?”
用我们土话来说,就是国家为了保证农民收入,不会让农作物的价格一直处于很低的地位。如果某样东西价格太高,国家就会想办法扩大生产,让它价格平稳下来。
陈维停下手里的草绳,拿起旁边的瓷缸子喝了口茶道:“好啊,你说呗。”
只是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借口呢?
陈悦之自然不能轻易说出明年产棉基地会发洪水的事,转了转眼珠子,便这样说道:“爸,我今天听我们政治老师,还说了一个词儿,叫宏关调控。
陈悦之心里整理了下思路,慢慢说道:“有一个商人想要收购一百斤黄豆,他来到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里的人都种黄豆,至少有一千斤,而大家又都想卖给他,因为谁也不想把黄豆烂在手里。
只有一户人家因为太穷了,没钱买芝麻种子,看着家里还有大量的黄豆,索性继续种黄豆。但是他们家种黄豆的时候,却被村里的人嘲笑,说他们笨死了,把钱往水里扔,但是他们没办法。
“爸爸,我今天在学校里,听政治老师,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想说给你们听听。”
此时市场上的黄豆价格是两块钱一斤,商人按原价收购,但也只能买完其中的五家,还有另外五家的黄豆就卖不出去了。
村里一共有十家,商人并没有限定哪五家,说是要比较看看谁家的黄豆粒大饱满,长的好,质量好,就要哪家的。
这些都是政治老师告诉我的,我觉得很有趣,所以今天才说给你们听听。”
之前那个商人突然想到这个村子里的黄豆便宜呀,赶紧跑来,谁料另外一个商人也来了,竟有两个商人来收购黄豆。
于是黄豆价格,便从五毛钱一斤,一路涨到了六块钱一斤,最后另外一个商人,觉得再涨下去,没得赚了,自动放弃。
第二年,由于天气的原因,全国各地的黄豆欠收,黄豆的收购价格从原先的两块涨到了六块五。
如果某样东西价格太低,国家又会用补偿政策鼓励生产,要不然稻棉粮油都一直那么低,入不敷出,谁愿意种地呀?农民都不种地了,工人们领导们吃啥喝啥穿啥呀?”
付桂花也认真听了之后说道:“粥少僧多,那粥肯定稀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