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宅兆 > 第22章 从未存在何谈消失

第22章 从未存在何谈消失

“你的意思是这里祭奠着某个王朝的国君?”鸠子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只见他说出此话的时候两眼放射出贪婪的精光。

白寻见我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上前说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况且这个唐瑾瑜确实知道的太多了。”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唐瑾瑜竟然是这样回答我的,她说:“贲賫村没有消失,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等到众人来到第二椁的北面时唐瑾瑜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因为此处果然存在振奋人心的情况,只见此面椁壁上刻画着一些晦涩难懂文字……

我相信唐瑾瑜所说的事情就是‘夜狸猫事件’,可是自己当时确想听听对方会怎样描述这件事情,心念至此我便装傻充愣的说怎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见众人一个个拭目以待,唐瑾瑜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匈奴族皇帝刘渊曾提出过‘宗庙不血食’的言论,所谓‘血食’指的是祭祀,因祭祀必要宰杀牺牲作为供品故以血食代称祭祀,古人用‘血食’和‘不血食’代指国家的延续和破灭,而这个地方的祭祀仪式正是‘不血食’。”

听到此处叶旧若有所思的自语道:“祖先得不到祭祀,国家灭亡!”

贲賫这个村名其实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当地只有现任族长过世前才会将此名和村子的历史背景告诉下一任族长,就是因为这项保密工作做的好他们才真正做到了与世无争,后来唐瑾瑜则告诉我‘贲賫’二字的意思是‘夙愿未遂的勇士’……

据唐瑾瑜所说那个叫贲ben賫ji村的地方是一个不被世人所知道的村子,但这并不代表此地的人都是从未见过世面的土包子,相反生活在这里的人经常会走出深山与外界接触,而最初决定在此安家落户的人们正是抱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种反其道而行的观念存活、繁衍了下来。

见我们词穷沉默唐瑾瑜则继续说道:“有道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而此地的变化类似于这个道理,为了彻底歼灭前朝有人反宾为主鸠占鹊巢,这些人卜筮选尸让一些无辜的人用血封住了前朝的国脉,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惊天秘密意外被人发现,在他们抽丝剥茧深究时却不知自己的行为已然埋下毁灭一切的种子,几千年来这颗‘种子’一直处于沉睡状态,它一直保持浅睡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最后关头。”

看见堂下跪着哭喊饶命的三百斤肥王爷,李自成灵机一动让手下人把他绑上,羊入虎口的福王很快就被剥光洗净,然后李自成又命下属从后园弄出几头鹿宰了并与福王同在一条巨锅里共煮,这顿‘福禄宴’(福、鹿宴)闯王则邀营中将士一起享用。

后来我还是找机会跟唐瑾瑜聊了聊,这个过程中她对我讲了一个没有佐证的故事,一个关于李自成故事:

唐瑾瑜冷笑一声说:“因为他们是神明挑选出来的祭品,是卜筮选尸的结果!”从对方先果后因的叙述中我终于知道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

对方的话终于让我意识到来自心底的不安源头到底是什么!正如白寻说所这种道不明的怯意无疑是因唐瑾瑜描述的细节过于缜密,此时我甚至觉得她一定来到这里定是有着自己的出发点,只是不知李万机是否知悉唐瑾瑜的顺服其实是另有所谋。

我以为唐瑾瑜在听到我的质问时会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可是谁料这个女人竟然将所有的嫌疑全部推给了另外一个人身上:“这些信息一部分是万爷告诉我的,另一部分是我从各种青铜器铭文中拼凑出来的!”

“古人认为神灵是万能的,它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且这些人相信只要虔诚笃信就一定能够受到神灵的庇护,据《史记》、《周易》、《尚书》等古籍记载在伏羲、黄帝的传说时代占卜之说就已经扎根人心,而原始的前兆迷信就更早了,其中有相当多的指标是非常客观且不许随意歪曲……”

之前我们所了解到的是金文因铸刻在青铜器上故称‘钟鼎文’,同时因铭文常现青铜上所以也叫‘吉金文’。

说实话,我是真的不知道唐瑾瑜是什么时候停止了说话,等到我完全回神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忙碌着该做的事情,我承认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故事给了我毛骨悚然的寒意。

察觉到对方依旧敷衍我,我便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你知道这个村子为何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了?”

“此地怕是跟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有直接的关系。”就在大家沉思之际白寻却口气平平的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他给予的这一结论确实有据可依。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驻守淮右的官军因缺粮捕人为食,他们把这种人肉叫做“想肉”,意思是说吃了之后美味无穷使人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