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华夏风潮袭美国》更多支持!
看着这些玲琅满目的大威力冷兵杀器,听着古风讲解在中华古代历史上的战争作用,纷纷感到震惊,中华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战争之残酷,规模之庞大,持续时间之久,对欧洲和西方国家来说,这简直是可能的事情,中华文明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和传承下来,与民族的顽强和智慧是分不开的。
古风一边带领众人参观,一边讲解城墙上的建筑,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又带领了人们参观了,古风让人制作的古代的守城器具,塞门刀车、夜叉檑、转射机、连梃、篱笆、巨型床弩、飞钩、狼牙拍、投石车等守城器具,其中火箭就分好几种,有一窝蜂、架火战车、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还有参观了一些攻城器具,冲车、云梯、濠桥、巢车、木幔、轒轀车、.撞车、临冲、弩车、攻城车等等。
古风为了让来这里的人们更加了解中华古代城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从空间的古籍中找到了这些器具的制作图,便画出图纸让工匠们制造出来,放到城墙上面的敌楼里,并准备培训教导一些人,让他们了解这些攻守城器具的历史和在战争中的作用,他们专门给以后来城墙上游玩的人群做导游。
古代马面是为了与城墙起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可以屯兵和瞭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挥到最高点。
古风说道“当然,你在京都广场就见过,这城楼就是仿建那里的城楼建造的。”听完古风的话,乔恩恍然大悟。
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些精致的高层建筑,在古代平日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半圆形的建筑,这就是马面,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
以上这些是现在的教育,很难让孩子学习到的,所以古风决定开古文课,从小培养孩子的品行,而且教育区的商铺只卖文房四宝、书籍、围棋和古乐器,让孩子们有个好的文化学习气氛。
看着大气庄严的城楼,乔恩说道“嗯风这座建筑怎么这么看着熟悉呢?好像在哪见过。”
参观完了城墙,又到城镇里面去参观城镇设施,从正门进去,看到是商业区,街道两边有茶楼,酒馆、客栈、布庄、古装衣店、当铺、作坊、古工艺品店、药铺等,一些已经挂上牌匾的店面,这是古风自己留的店面,有些还没装饰挂扁的商铺,是准备出租出去的。
等大家顺着小桥走到瓮城大门,看到城门上面刻着汉城两个古代繁体字,城门洞高五米加上一个两层城楼大约有十五米高,顺着瓮城大门进去,又走了五十米远的路,走到了正门前,正门比外门更加雄伟,门洞高七米,上面用古繁体写着崇德门三个字。
另外,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一座角楼,角楼的朝向与大墙呈一百三十五度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在有敌来犯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