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池的城门前面有瓮城,城墙上面有雉堞、女墙、马面墙和羊马墙等防御等措施,还有各种防御手段,如;弓箭、原油、烧开的粪水、滚木、石头、塞门刀车、夜叉檑、转射机、连梃、篱笆、火箭、巨型床弩、飞钩、狼牙拍、投石车等守城器具,攻城器具也有霹雳火球、攻城塔、冲车、云梯、濠桥、巢车、木幔、轒轀车、.撞车、临冲、弩车、攻城车等等,而且参战人数也多达几十万、上百万,其战争之惨烈程度也不是你们欧洲能比的,这些攻城器具还有城墙设施和你们说了你们也不明白,还是等会儿我带你们去这里的城墙上面看看就知道了。
再看欧洲的城堡,因为占地面积小,所以上面的建造的箭塔等防御措施才能够形成交叉火力,守城器具除了弓箭就是滚木、石头还有投石机,而且进攻手段也不多,只有大型移动式木箭楼、中型攻城槌,或者在紧挨城墙的地方用土垒起一条斜坡,采用地道、防护板、抓钩、夹钳、杠杆、云梯、吊索等攻城器材。
还有西方的要塞看似坚固,其实要看社会环境的影响,一般双方爆发战争时,攻城的一方往往对攻克城堡的决心不大,而且败了的跑出百里,胜利的一方也就不会去追,战斗往往就结束了,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
下面再说一下建造地点的问题,中华的城池大多都建造在交通要道关口或者是战略要地的关键点,是出兵必走之路,没有那座城池非以上两点而坐落在荒山野岭,而欧洲城堡只是为了保护贵族的私人财产才选择建在地势险要的荒山泽国。
再有就是双方的战争条件,中华古代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领地,扩大疆土,每座城池必定会攻下来派兵驻守,而古欧洲则更多是为了吞并和掠夺附近小领主的财产,对攻打城堡的兴趣不大,就算一方领主的地盘全部丢失也不在乎,只要城堡还在他会雇佣军队继续为他作战,双方只是小范围的资源争夺。
而且双方战争规模相差太大,古欧洲发动上千人、上万人的战争已经算是大型战争了,但放在中华只能算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或者是算不上是战争,因为中华只要爆发动战争,每次参战人数都是几十万、上百万,欧洲的城堡根本不适合这种规模的战争。
别说攻打,就是并不见血也能解决城堡里的敌人,因为城堡的地理位置特殊,在你们眼里地形险峻无法攻破的城堡,用中华古代兵法很容易解决,这种城堡对中式战争来说没什么价值,那么小的堡垒自持能力极低,储备物资有限,极容易被包围,兵法上的死地,不管建在高山还是泽国,用围困、烟熏、火攻、毒攻、掐断水源等计策就能决绝所有问题。
我不知道你们欧洲的城堡能被围困多久,但中华自先战国起,战争动则几十万人,包围就是一年甚至几年,欧洲这样的小堡垒,如果被困在里面能坚持多久?能有多少存粮?还有水源?战争的方式不同,中华古时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恐怕你们西方人都不了解吧!
所谓孤城难守,像欧洲这样的不能互相守望城堡在中华古代几乎没人愿守,因为在战略上的布置,中华的城池向来是两城互为犄角,或三城丁字排开等等,像欧洲这种建在地势险要的孤城绝对守不长.,要防住一个要塞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后勤供应不然城破是时间的问题!”
古风说完之后又问了他们一句“好了!我的观点都说完了!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今天是中秋佳节,祝大家节日快乐!